吳善揮 - 運用多元活動實施「碳中和」教育|學友智庫

2024-05-01 12:55

吳善揮 - 運用多元活動實施「碳中和」教育|學友智庫
吳善揮 - 運用多元活動實施「碳中和」教育|學友智庫

近年,世界各國都致力減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緩和全球暖化危機。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我國政府訂下「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希望讓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大自然,感受綠水青山的美好。

為配合國家「碳中和」的政策,各級學校都有責任實施環境教育,教育學生「低碳生活」概念,讓他們能從衣食住行四方面,避免浪費,減廢為用。

為此,筆者於校內推動多樣化的環保活動,讓學生在課堂內外,認識「碳中和」概念,建立環保意識,例如藝術創作(引領學生運用廢物創作藝術品)、海報設計(教導學生設計宣傳節約能源的海報)、「午餐吃光光」比賽(要求學生把餐盒食物吃光,避免出現廚餘問題)、「良食校園」活動(製作展板向學生介紹如何藉着「善飲善食」的方法來減少碳排放,如吃當造食物等)、環保大使計劃(學生環保大使參與培訓並定時舉辦環保活動,如回收等)、低碳飲食工作坊(為學生提供低碳飲食餐盒,讓他們體驗多菜少肉也可如此美味)、繪本教學(運用繪本故事引導學生學習「碳中和」概念)、聯校攤位遊戲(設計問答互動遊戲,讓公眾認識「碳中和」概念)等。

在完成以上不同的活動後,筆者訪問學生有何得着。學生A:「我最喜歡是藝術設計活動,因為能轉廢為用,把不同的塑膠垃圾,拼湊出美麗的圖畫,以宣揚環保精神。」學生B:「我最愛的活動是聯校攤位遊戲,不但可以通過設計問答題來加深認識『碳中和』概念,而且更可與公眾直接交流,教育他們愛惜地球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多元環保活動體驗能讓學生從多角度探索環保的價值及意義,同時,他們也能應用所學,以實際行動,於日常生活中實踐低碳生活精神,讓世界變得更好。

電郵:[email protected]


吳善揮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4月30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曹春生 - 盡信書,不如無書|學友智庫

梁麗嬋 - 與光同行 點亮未來|學友智庫

周世傑 - SEN真的可怕嗎?|學友智庫

青妍老師 - 幼稚園裏的中華文化教育(1)|學友智庫

高曉君 - 歷久彌新:博物館學習的意義|學友智庫


--

《星島教育》2024 DSE最新考試資訊、教材及備戰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