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菜根譚》看家國情懷 | 國學經典

2024-05-13 14:00

各地家國政策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規劃了相應的國民教育,美、英、法、意、匈等20多個國家更設有專門的「國防日」,激勵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提醒民眾不能忘記國家的發展,要時刻以國家安全為本,居安思危,富國強兵。

以美國為例,他們鑑於1941年12月7日被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數千名海軍傷亡,從此將每年12月7日定為「國難日」,全國主要城市都要在那一天舉辦紀念活動,提醒民眾毋忘國恥,奮發自強。另外,美國將每年5月第3個星期六訂為「武裝部隊日」,展開不同的慶祝活動,對公民進行有關國防目標、防務組織及手段等方面的教育。

除了美國,離我們比較近的新加坡,亦非常重視國防問題,自1967年以來即奉行國民服役制度,採取全民防衞政策,更特別將每年2月15日定為「全面防衞日」,希望通過這一節日強化全民的國家安全意識。而在日常的國家政策與國民教育中,亦分別從軍事、民事、社會、經濟與心理五方面強化防衞意識,將相關議題滲透在生活不同層面,通過潛移默化①的政策,奠定新加坡人國家安全思想的基礎,培養公民的身分認同感和愛國情操。

相關例子,不勝枚舉,均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鑑。社會有國才有家,如果人人只求一己安樂,不以大眾為念,不能居安思危②,在和平時警惕暴亂的威脅,到迎來不堪設想的後果時,已經追悔莫及。

各地的「國防日」和日本偷襲珍珠港資料圖片:

美國軍人節(Armed Forces Day)是5月第三個星期六。(Stockphoto.com/Glynnis Jones)
美國軍人節(Armed Forces Day)是5月第三個星期六。(Stockphoto.com/Glynnis Jones)
英國武裝部隊日(Armed Forces Day)為每年的6月25日。(UK 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英國武裝部隊日(Armed Forces Day)為每年的6月25日。(UK 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圖為法國一年一度的巴士底日(Bastille Day)國慶閱兵儀式。(National Review圖片)
圖為法國一年一度的巴士底日(Bastille Day)國慶閱兵儀式。(National Review圖片)
珍珠港事件中日本海軍共派出了6艘航空母艦、300多架戰機,分兩波進行奇襲。
珍珠港事件中日本海軍共派出了6艘航空母艦、300多架戰機,分兩波進行奇襲。
日軍在偷襲美軍之下,取得了重大戰果:擊沉及重創了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了188架戰機,共造成2,402人死亡,1,282人受傷。
日軍在偷襲美軍之下,取得了重大戰果:擊沉及重創了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了188架戰機,共造成2,402人死亡,1,282人受傷。
新加坡的「數位防衛與情報軍」首度在國慶典亮相。(中央通訊社圖片)
新加坡的「數位防衛與情報軍」首度在國慶典亮相。(中央通訊社圖片)

獨樂還是眾樂

《菜根譚.前集》第202條曰:「世人以心愜處為樂,卻被樂心引入苦處;達士以心拂處為樂,終由苦心換得樂來。」大意謂:世人都以自己內心的欲望得到滿足為快樂,卻被這種快樂引向痛苦;通達的人以承受內心不如意為快樂,最終在這種磨練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任何事都有公私、大小之分,苦樂亦然。所謂追求快樂,到底是要獨樂樂,還是眾樂樂?是一時意氣之樂,還是長治久安之樂?有些人只為滿足個人的欲望與快樂,最終引致大眾墮入萬劫不復③的可怕後果,樂極生悲。通達道理的人,卻能夠為公忘私,不介意個人苦樂,在任何環境中都堅持承擔自身責任,最終以苦心換來大眾和樂,苦盡甘來。北宋時代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抒發他的愛國情懷,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說明的正是這個道理。


【認識字詞】

  1. 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及習慣等不知不覺收到外在事物影響而發生了改變,出自《顏氏家訓.慕賢》。
  2. 居安思危:意思指即使處於安穩的環境,也要警戒危險會隨時發生,不可因為安逸而沒有防備之心,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
  3. 萬劫不復:出自《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意思說人一旦墮落無間地獄,即使是經歷萬次世界毀滅那麼長的時間,也不能輕易投胎為人。


【小練習】
1. 美國國難日是甚麼時候?

  • A. 每年12月2日
  • B. 每年12月7日
  • C. 每年12月15日
  • D. 每年12月31日

2. 新加坡的全面防衞日是甚麼時候?

  • A. 每年2月15日
  • B. 每年2月17日
  • C. 每年2月22日
  • D. 每年2月31日

3. 文中指《菜根譚》認為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 A. 努力克制私慾,然後專心發展事業。
  • B. 克己復人才是真正的快樂。
  • C. 尊敬師長,常懷愛國之心。
  • D. 承受自己內心的不如意,最終在磨練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4. 讀畢全文,試總結本文的中心思想。

參考答案

  1.  B
  2.  A
  3.  D
  4.  答案僅供參考,言之成理即可:一己私慾的快樂只是短暫的,甚至可能因為自己的快樂而損害他人。最大而長久的快樂應是關懷家國、關懷社會。

《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的語錄集,着重正心修身,養性育德。現時傳世版本主要有兩種:分為前、後集的明刻本,以及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章的清刻本。

【重溫《菜根譚》中的道理】

延伸閱讀:

文:謝向榮教授、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本文摘自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啖啖菜根譚》,由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謝向榮教授、鍾傑良主持,可到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重溫;圖:網上圖片

《星島教育》2024 DSE最新考試資訊、教材及備戰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