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賢 - 晚一步專門化 不一定輸在終點線|談經論學

2023-08-11 15:19

我們時有聽到「贏在起跑線」和「快人一步,理想達到」等提倡要及早起動,才能穩操勝券、出人頭地的說法。不少家長以培養專才模式,希望子女能發展出獨特的優勢強項,然後繼續專注提升,直至在該範疇出類拔萃。在高度專門化的社會結構和行業分工下,專才確在過往佔有不少優勢。然而有兩個問題:第一,專才的重要性在未來是否仍能維持?第二,專才模式是否是培養專才的最佳方法?以下是筆者的一些想法。

相信大家都聽過不少報告,說隨着AI和其他科技大潮到來,不少工種或會沒落,從業員會失卻生計。其中,高度專門化的職業會率先受到考驗。當然,報告提到的行業走勢預測是否如此神準,還待時間驗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確實有些專業正因科技突破發展而面臨挑戰。因此,以孤注一擲的方式發展專業是否值得,確值深思。

別誤會,筆者並非要否定專業或專才在社會的價值,我只是想指出,未來社會應以更開闊的態度以培育下一代和培育人才。或許,以「通才模式」培養「專才」的效果更佳。

何謂通才模式?就是給予人們有更多不同範疇的嘗試和接觸。套用在教育下一代上,就是不要過早給他們定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David Epstein在著作《成長的邊界》(Range)中,通過引用大量來自不同範疇的事例,印證「晚一步專門化」,即在選擇某項專業之前,先作多方嘗試,這樣不僅能更了解甚麼是自己適合和擅長的,還能在認識和體驗不同範疇的獨特性中,增強自己的深度類比思維等解難能力。

正如籃球傳奇高比拜仁曾學習功夫,他說從中學到實戰講求靈活、速度和效率等,融入自己的籃球戰術理論中;喬布斯亦曾承認在書法課學到的東西影響了他,乃至他之後將書法中的一些元素放在蘋果電腦中。在未來的社會中,或許就是需要更多這種具備廣博知識的專才吧!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課程發展議會學習領域委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8月11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馮漢賢 - 超越堅毅 反脆弱教育|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多任務處理|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微動力|談經論學

馮漢賢 - 情景與習慣 自制力之根基|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冒牌貨與紙上談兵|談經論學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