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揮 - 以繪本創造環保教育脈絡|學友智庫

2023-07-25 16:44

近年,世界各地遭受極端天氣影響,這與人類破壞大自然環境不無關係。人類頻繁的工業活動,以及濫用天然資源的行為,不但加劇氣候暖化,而且更引發一連串的生態災難,如海嘯、乾旱、物種滅絕、海平面上升等。因此,國際社會大力倡導「碳中和」概念,希望不同持份者能通過改變行為,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以抵銷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數量。

然而,若只依書直說,學生自然不能深刻掌握「碳中和」概念,故此筆者便在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及服務學習模式,以利學生知行合一。

筆者以米蘭達.保羅的繪本《讓世界更好》為教學材料,開展環保教育,策略如下:1.概念學習:筆者提問學生有關氣候暖化的問題,並邀請他們分享個人感受(身在香港的他們能否體會氣候暖化的影響);接着,筆者便講授「碳中和」概念;2.共閱繪本:通過閱讀繪本及討論,學生能理解非洲甘比亞婦女如何運用創意解決塑膠袋棄置問題(運用棄置塑膠袋製作款式新穎的錢包);3.寫作活動:學生按照繪本內容,寫信給致力解決塑膠袋棄置問題的伊莎圖.西瑟,表揚她創意動腦、身體力行,保護甘比亞美好環境;4.繪畫腦圖:學生繪製腦圖,以說明我們可以怎樣做,以保護環境,進而達至減碳目標;5.觀看短片:學生觀看教育動畫,以理解在郊野公園棄置塑膠垃圾如何對動物造成傷害;6.服務學習:筆者帶領學生到郊野公園進行清潔活動,除掉被棄置的塑膠垃圾;7.集體反思:師生總結行動成果,並討論日後如何繼續減碳生活,之後再填寫反思記錄表。

在這次教學中,學生都能明白保育環境的重要和價值,通過實踐,他們更知道減少碳排放的意義,並承諾未來會實踐環保生活。筆者盼望未來可以設計更多服務學習課程,讓學生真正學懂環保並踐行減碳生活。

電郵:[email protected]


吳善揮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25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陳月平 - 向着夢想啟航|學友智庫

青妍老師 - 幼稚園中文寫字教學的迷思(下)|學友智庫

梁麗嬋 - 尋覓中華龍(1)|學友智庫

潘晨健 - 香港根、家國情、大局觀|學友智庫

李浩然、李志雄 - 內地學生怎樣讀中國歷史(下)|學友智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