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賢 - 價值觀教育之法理情|談經論學

2023-03-10 17:21

有一次,筆者乘搭港鐵時,看到一對母子進入車廂。兒子看到大部分座位已有人坐,只剩下「關愛座」,便二話不說,直接衝過去坐下。媽媽見狀:「阿仔,起身!關愛座是給長者、孕婦等有需要的人士坐的!」 兒子一臉不情願:「我也是有需要人士,為何我不能坐?況且,港鐵公司也沒有規定甚麼人可以或不可以坐關愛座!我坐有何不對?」接連就是2人的你一言、我一語,但最終兒子不敵母親的喋喋不休,讓出了座位。

不知道各位對關愛座的使用有何看法呢?筆者亦不打算在這篇短文中,展開詳細的討論。跟各位分享以上經歷,是欲藉此帶出推動價值觀教育的3大進路——法、理、情。

首先,論「法」。當我們跟孩子說這樣不能做、那樣不能做時,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這些行為並不合法、合規(如校規和法律)。然而並不是只要行為沒有牴觸法規,我們就應該做、可以做。如兒子說任何人坐關愛座都沒有觸犯港鐵規定,但並不代表我們可理正氣壯地霸着位置。

接着,就是動「情」、說「理」。動情,是指讓孩子在生活上多體驗,引導他們易地而處感受不同人士的困難和需要,從中建立同理心,或更進一步願意付出關懷和幫助。

說理,即擺事實、講道理,如從一些問題作起點,與孩子分析討論,「你認為港鐵公司設立關愛座的目的是甚麼」、「為何長者、孕婦等人士是較有需要使用關愛座」、「你認為如大眾都有禮讓幫助他人的文化,社會有哪些進步」,引發他們思考,從而令他們在理性上認同正確的行為。

法、理、情,是3個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的不同方法,要運用哪個方法或如何綜合使用,則要視乎情況,因人因時制宜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課程發展議會學習領域委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3月10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馮漢賢 - 從內外動機着手 建立良好習慣|談經論學

談經論學|贏的不同意義

談經論學|間隔交替 促進學習

談經論學|疫情下的學習

談經論學|賞罰的藝術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