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手記|體驗式學習
2022-12-09 12:44
今年十月,開辦一個家長親子支援小組,支持家長選擇用全新的對話方式,來和孩子溝通,改善親子關係。
去年,有家長找我面談,表達和孩子溝通有困難時,問我可以如何應對。那時,我搬了一大堆非暴力溝通、沙維雅溝通的大原則,甚麼深度聆聽、包容接納、開放欣賞都說出,再分享一兩個例子,但總是感到家長未能明白,更不用說要運用出來。
於是,我改變方式,把家長提出來想解決的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演一次。家長扮孩子,我來做家長。一開始,家長以為只要扮一個死不屈服的孩子便可,但一致性溝通便是要顧及自己、他人及事情三方面。通過好奇對話,家長體驗到不一樣的溝通模式,感受到平等的對話,所帶來的改變。
不經不覺,四次的家長親子支援小組很快便完結了,我請家長分享自己的得着。家長對孩子的包容度高了,多了好奇的提問,遇到溝通不暢時,多了一份耐性。
另一位家長會發現對孩子的期望,來自媽媽在自己小時候,用嚴格的教養方式,令自己很反感,到有了自己的孩子時,渴望有所改變。但當要用比較開放的教養方式時,又要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處境,常常弄到自己異常生氣。
她舉例,有一次帶孩子返學,因為遲了出門,又約了老師,出門時已很焦急,不希望遲到。但孩子此時卻非要買輕鐵車票不可,不願使用八達通,結果為此而糾結非常。我便再次用角色扮演,重新來一次不一樣的對話,讓家長感受到不同的對話方式,包括溫柔的語氣、有耐性的等待、開放包容的選項,覺察自己的情緒、好奇的姿態,都會影響親子之間的互動。
家長分享今次成果時,發現自己的心靈強壯了,不再會因為自己媽媽的責罵,而陷入負面情緒之中,因而在親子互動時,多了一份耐性,少了一些生氣和不耐煩,結果親子關係,變得愈來愈好。
海星
作者為鄉師自然學校校長及創辦人,愛自然,愛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9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