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會「一位難求」 凸顯香港窗口作用

2024-10-26 00:00

金管局將於11月18至20日舉辦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總裁余偉文最近透露,估計今年可吸引數百家國際金融機構領袖出席,當中超過一百位甚至是主席或行政總裁級別,可謂星光熠熠。回想峰會初度舉行時,香港尚未完全走出疫情,百廢待舉,坊間不乏「唱衰」「看淡」的言論。目前香港經濟正處於復甦的階段,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地位已告恢復,特別是在內地主動救市、財金政策出現方向性改變的當下,峰會作用進一步凸顯,一躍成為亞洲區旗艦金融會議,而香港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地位亦得以彰顯。

疫情結束以來,各地復甦步伐不一,其中,美國股市處於升軌,反觀中港股市持續低殘,彷彿坐實了某些人幻想出來的「中國見頂論」和「香港遺址論」。首兩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大抵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但根據余偉文介紹,今年許多金融機構都主動報名,由於位置有限,「一位難求」之下,不得不將部分人放入候補名單!
投資者期待中國續刺激經濟

當然,大家都明白,這些國際金融領袖雲集香港,志不在投資香港,而是想通過香港觀察中國的動向,看看有沒有新的投資機會。為甚麼他們會從極端的「中國見頂論」跳到另一個極端,對中國有所期盼呢?因為資本追逐利潤的本性從未改變,哪裏有暴富的機會,就去哪裏。近日「財爺」陳茂波先後在秘魯和紐約出席APEC財長會議和彭博全球監管論壇,接觸了不少國際級商界人士,像之前幾年抵制香港官員的鬧劇不知所終,說明在經濟利益面前,政治可以讓路。

今年以來,中國內地釋放不少積極信號:三中全會宣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等目標,9月底中央利用美國開展減息周期之機,乘勢推出一輪力度猛、範圍廣的救市措施,大幅提振樓市股市,令許多原先「睇死」中國政府不敢「大水漫灌」的國際投資者刮目相看。中央救市組合拳令許多人眼前一亮,但有沒有後續?

早前參與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的各國財長,都很關注中國經濟的走向。其中,美國財長耶倫認為早前的措施尚不足以解決中國國內需求不足問題。這種論調有一定合理性,估計北京決策者不會不知中國需要怎樣的刺激措施,只是需要等待一個合適時機。

昨日,官方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議程之一是審議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會否批准發行人民幣超長期國債以刺激經濟,尚待觀察。但從時間點來看,11月5日美國大選、11月7日美聯儲議息,屆時影響全球政經格局的兩大因素均會明朗化,不排除中國會在緊接不久,公布更多提振中國經濟、助地方政府解決債務的重大舉措。
峰會助鞏固國金中心地位

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中國畢竟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因而中國政府一舉一動均值得細心分析。事實上,根據過去兩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的經驗,有關「內地金融發展」的環節總是受到他們的高度重視,充分證明資本確實捨不得中國市場,哪怕嘴裏繼續說「中國見頂」。

根據國際社會的認知,中國已較數十年前開放得多,但仍保留一定程度的不透明,於是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的戰略價值便凸顯出來。國際投資者雲集香港,目的不外乎爭取與中國財金官員直接接觸,摸底交心,搜羅更多有助作出正確投資決定的財金政策細節。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的窗口和橋樑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倒有所增強,對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