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方位支援 中小企應以創新作動力

2024-10-11 00:00

行政長官李家超為了解本地中小企對目前香港營商環境的看法,日前特意率領相關問責局長到訪生產力促進局,與業界代表見面交流,直接聆聽他們的意見。由於本屆政府第三份《施政報告》將於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在進入最後「直路」階段親臨生產力促進局,充分反映他非常關心中小企的前景和出路,特別是在外圍環境複雜多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當下,更有需要深入調研,了解政府可以如何支援業界。
優化生產流程 提供個性化服務

內地近年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這是一種強調以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大發展的重大變革,重點是由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等特徵。那麼,這個概念對香港中小企有甚麼啟發呢?答案就是要突破傳統生產模式的窠臼,主動把握數碼化所帶來的機遇,以創新為驅動力,謀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陣腳,甚至爭取勝利。

有意見認為中小企要創新,就要在技術和產品上發力,這種說法不算錯,但不全面。事實上,中小企的創新,除了技術和產品的創新,更講求商業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務理念的創新。具體包括通過研發新產品、優化生產流程、提供個性化服務等方式,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

與中小企最密切相關的創新是電子商務。傳統上,中小企高度依賴實體店銷售產品,出貨效率低,成本高而收益少,這種模式在新時代實在難以持久。反觀,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卻帶來多種好處,除了有利於相關中小企突破地域限制,將產品銷往各地,亦有助企業精準分析市場需求,繼而優化行銷策略,提升銷售業績。
大灣區擁龐大市場需求

對香港中小企而言,創新之路可說是一條康莊大道。主要原因是特區政府一直在背後提供不少支持,為中小企清理了不少阻塞道路的荊棘。例如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跨部門「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以政策幫助中小企拓展電商業務,包括在內地電商平台舉辦「香港好物節」,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內銷市場,為本地企業轉型「開路」。與此同時,鑑於中小企轉型開拓電商市場的成本頗高,政府通過「BUD專項基金」等計劃,為中小企提供財政支援,助它們輕裝上陣。

香港中小企創新之路是一條康莊大道,也是因為香港身處人口超過7000萬的大灣區共同市場,本地中小企遂有龐大的發展腹地。大灣區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既有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有「中國矽谷」和「創新之都」深圳,亦有製造業強大的東莞和中山等城市。既然大灣區有着如此豐富的資源和龐大市場需求,香港政府理應充分利用灣區在地緣、政策和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幫助本地中小企開拓市場;而中小企本身亦應借助大灣區的創新資源和產業基礎,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香港中小企面臨全球化和數碼化的雙重挑戰,轉型壓力無比巨大。要在競爭中取勝,一定要善於變革,擁抱創新。以創新為翼,借電商東風,立足香港,深耕灣區,那就是香港中小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致勝之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