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大勢所趨 垃圾徵費可優化樂觀其成

2024-04-02 00:00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昨天開展,政府在選定的6類處所共14個試點率先實施,首天運作大致暢順,但有人批評試點規模小、配套和宣傳不足,擔心所收集的數據未能反映真實情況,要求政府若試行計劃成效不理想,切勿在8月時強制推行。然而,垃圾徵費是全球大勢所趨,港府不能因為執行上遇上阻滯而有所退縮,更應設法理順箇中困難,減低推行時的阻力。
借鑑外國經驗強化回收減廢

垃圾徵費計劃磋商了16年,終於在2021年立法通過,原定去年底推行,後來考慮到在聖誕和農曆新年期間前線人手不足,推遲至今年4月1日推行。直至今年當局因公眾對執行細節有很多疑惑,決定進行重新部署,將垃圾徵費押後到8月1日才生效,而昨天則在14個試點開展先行先試計劃,並向相關商戶和居民免費派發指定袋。

在首天試行,雖然有部分商場商戶和三無大廈的居民仍用普通垃圾袋丟棄垃圾,亦有大廈管理處用大型指定袋為違規垃圾「包底」,也有劏房戶指仍未收到指定袋,但基本上運作順暢。有人不用指定袋來裝載垃圾是預料中事,因他們想盡快先用完手上的普通垃圾袋,以免浪費資源。不過,社會有不少人對政府落實垃圾徵費抱懷疑態度,覺得當局推出先行先試計劃是為退縮先行做準備,因若今次先行先試成效不彰,便有較體面理由再度押後甚或擱置計劃。事實上,商界尤其食肆最樂見垃圾徵費無限期擱置,因在當前市民北上消費蔚為成風,食肆生意大減,本月22日又正式實施「走塑」措施,將大大增加了營運成本,令當局不得不考慮商界的困難。

然而,垃圾徵費是全球大趨勢,也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周邊地區都在實施,香港沒理由反潮流,尤其當局已通過立法推行,若因在執行上遇到阻滯或困難便打退堂鼓,實難向社會交代。因此不能因為政府推出先行先試,便貿然斷定這是做好退縮準備,反而應視為當局以更務實手段推進垃圾徵費。

政府強調,先行先試計劃是務實地審視垃圾徵費實施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包括垃圾產生者、前線清潔人員、垃圾收集商、物管界在不同場景下處理棄置垃圾的流程和實際操作,收集他們的意見及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並會在5月至6月向立法會提交結果。

環顧全世界,在推行垃圾徵費政策之初並非一帆風順,最後一一克服,港府應借鑑外國的經驗,就是加強垃圾分類和提高回收率,才能達到減廢目的。

當局應全面檢視之前籌備落實工作中有甚麼不足之處,盡快作出改善,包括加強宣傳教育,讓市民明白到垃圾分類可減少製造垃圾,並在各區增加各類回收設施,務求讓「綠在區區」回收點設在更就腳地方,市民更願意配合,令可回收循環再造物料獲得重生機會。此外,當局亦要在各個小社區增設廚餘機,鼓勵居民和商戶將廚餘回收,把廚餘轉化為再生能源。
梳理問題再推優化措施解難

政府在得出先行先試初步結果後,須盡快理順執行垃圾徵費各環節的問題,提出優化措施,若情況許可應擴大試點規模數目和涵蓋範圍,將學校、醫院和鄉郊也納入試點,更能反映垃圾徵費實施後可能出現的實際情況。然後再將所收集的意見和數據進行分析,再因應實際情況對落實垃圾徵費進行調整,決定是否如期在8月全面推行,抑或分階段落實。

對港人來說,垃圾徵費是新事物,不但牽涉到收費,還涉及移風易俗,推行時難免遇到一定阻力,故政府在落實政策時不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通過加強與市民溝通,並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和宣傳各項配套,為公眾提供便利、可行的減廢途徑,在推動垃圾徵費時便事半功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