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易帥 折射港股艱難歲月

2023-12-16 00:00

港交所行政總裁(CEO)歐冠昇任期將於明年5月約滿,其去留連月來引起市場不少揣測。港交所終於宣布,歐冠昇決定不尋求連任,現任聯席營運總監陳翊庭將接棒,成為港交所歷來首位女總裁。此舉雖具有象徵意義,但外界不期望換上一位女總裁便可扭轉近年港股頹勢,但至少在中美博弈下港股陷於捱打狀態,能以新人事新氣象應對。
港股疲弱因素多罪不在歐冠昇

歐冠昇任期行將屆滿,消息人士透露,港交所董事會成員對其任內表現有不同評價,大多傾向不續約,但鑑於主席史美倫也將於明年4月任期屆滿,為了避免主席和總裁同時離任,有董事提出折衷方法,僅續約1年。最後歐冠昇決定不尋求連任,港交所惟有循內部擢升陳翊庭做總裁,並委任另一位聯席營運總監姚嘉仁做副總裁。

歐冠昇2021年出任港交所總裁引來很大爭議,爭議有兩方面。第一,其任命沒有先經過證監會書面核准,港交所以消息外洩為由提早公布人選,予人有先斬後奏的感覺。第二,雖然他是香港永久居民,但畢竟是阿根廷人,而且在美資大行摩根大通擔任亞太區主席,與時任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內地背景大相逕庭,加上其不諳中文,也不熟悉國情,被質疑如何與內地溝通,甚至可能影響金融安全。

不過,當時史美倫力排眾議,支持歐冠昇做總裁,因香港剛經歷黑暴事件和爆發疫情,穆迪下調香港政府長期信貸評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更不斷唱淡香港,並禁止投資基金買賣個別港股,外資均觀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會否受損。破格找歐冠昇出任回歸後港交所首位非華裔總裁,明顯是藉此顯示香港的國際化並未褪色,依然用人唯才,冀能重建國際投資者信心。

可是,歐冠昇掛帥以來,僅推行港幣——人民幣雙櫃枱模式、推動打風照開市,建樹不多。反而任內港股交投持續萎縮,日均成交金額由2021年5月的1,526億元大跌至今年11月的956億元,港股總市值同期也由53.33萬億元下滑至31.1萬億元。新股上市也由2021年的97隻共集資3,264億元,大跌至今年65隻累計集資458億元,令香港在全球新股集資市場排名由第4位跌至第6位。他履新以來,港交所股價累計下跌45%,故董事對他不滿是可以理解。

平情而論,港股疲弱很大程度是受外圍和內在因素影響,並非完全是歐冠昇的責任。中美博弈持續升級,美國持續拿《香港國安法》落實一事大做文章,不斷向美資基金施壓,基金經理為規避風險,陸續減持甚至沽清港股,在歐美資金對港股參與程度大減下,交投量也日漸萎縮。港府2021年8月上調印花稅,美國聯儲局又持續大幅加息,令資金進一步流入美元資產。
外圍難覓人選造就首位女總裁

禍不單行的是,內地經濟過去3年受疫情、樓市低迷、地方政債和外圍不景氣夾擊,北水流入港股也在縮減。在塘水滾塘魚下,沒有新活水盤活,股市拾級而下,連續幾年跑輸環球大市。

面對這些嚴峻挑戰,即使港交所有意向外物色新總裁人選,也未必有金融才俊願意進入這個熱廚房,惟有在內部揀蟀。律師出身的陳翊庭,是資本市場高管,曾領導過港交所上市科,熟悉港交所業務,又具有監管事務背景,2014年協助金發局撰寫新股改革報告,提出引入同股不同權、加快新股T+5定價結算機制,有關建議港交所已一一落實。

因此,港交所期望明年5月由她掛帥後,進一步推動改革,優化互聯互通機制,連接海內外資本,提升市場活力和流動性,為港股帶來新機遇,吸引更多外資參與港股買賣,鞏固並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市場地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