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車北上」開通值讚賞 初期問題及早解決

2023-05-02 00:00

香港車主期盼已久的「港車北上」計畫,終敲定實施細節,下月1日起接受申請,7月1日起獲批的香港車主便可駕車廣東省內穿梭。廣東省政府推出多項措施,以便香港車主享受跨境自駕遊的便利,但要讓政策成功推行,還須港府配合做好相關配套措施,並不時檢視成效和進行優化。

「港車北上」是讓任何持有回鄉證的香港人,只要擁有私家車,即使沒有粵港車牌,也可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入廣東省內行駛,預料45萬名車主可受惠。
宜增驗車中心應對需求飆升

特首李家超形容這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互聯互通和經濟融合發展的里程碑,有望吸引更多港人選擇以自駕遊方式回廣東省進行商務、探親或旅遊。粵港兩地交通基建硬件,如港珠澳大橋、西九高鐵站和蓮塘口岸近年相繼落成和啟用,但港珠澳大橋除了穿梭巴士外,只有少數私家車行走,情況並不理想,箇中原因是使用大橋的限制多多,車輛須掛上粵港車牌或擁有港澳市區常規配額。現在內地開放給合資格的香港車主使用,而「澳車北上」經驗顯示只要證件齊備,又已完成驗車程序,過關時只須透過指紋比對和人臉識別,毋須下車便完成通關,全程僅須3分鐘,相信當「港車北上」落實後,可為車主帶來過關新體驗,亦可感受大灣區新建公路網的先進和便利,有助促進中港融合。

廣東省政府為了推行「港車北上」,推出多項便民措施,如對符合條件入境的香港汽車提供免擔保政策、落實粵港跨境車保險「等效先認」政策,讓車主毋須分別購買兩地保單、核發電子牌證,以及車主向「港車北上」信息管理服務系統提交資料,公安、海關、邊檢和口岸等部門可數據共享,大幅減低車主辦理手續的成本,以及節省親身前往內地辦證的時間,有望提供足夠誘因吸引更多香港車主申請,掀起自駕遊潮流,為口岸以至大灣區經濟增添新動力。

「港車北上」政策細節和便利車主措施出爐,大受車主歡迎,但要政策成功順利推行,有幾方面工作須做得到位。首先,計畫規定車齡6年以上的汽車須驗車後,才准北上。可是目前位於元朗、由廣東省指定的驗車中心驗車,是本港唯一為粵港跨境車輛提供驗車服務,通關後因驗車數量太多,以致中心外屢現車龍。一旦「港車北上」接受申請,每天將處理200或300個申請配額,該驗車中心能否及時擴大驗車容量,應付與日俱增需求成疑,隨時可能令車主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驗車,影響到計畫推進。因此,港府宜檢視該中心的驗車能力,若發現其處理能力滯後,應盡早與廣東省洽商增加多一至兩家驗車中心。

此外,內地為方便香港車主辦理「港車北上」,推行跨部門聯網系統處理申請,可是運輸署在審批簽發「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俗稱「禁區紙」)仍是人手處理,在2月全面通關後處理大量跨境司機續領禁區紙申請,便不時出現排長龍現象,署方為應急而簡化有關程序3個月至5月中旬,但新證申請仍依足程序處理,動輒需時兩、三星期。市民期望當「港車北上」啟動時,運輸署已清理積累的申請,並安排足夠人手應付大量新申請,以免拖「港車北上」後腿。
運輸署須增人手審批禁區紙

車主申請獲批後,電子牌證有效期與所購買的內地交強險掛鈎,最長不超過1年,期間可多次預約駕車北上。問題是若有很多車主每周北上逗留一、兩天,即使預約系統在申請人過多時採取電腦抽籤,但仍有可能擠佔配額。一旦發現這現象萌芽,更應及時檢討,並作出優化措施。

港府要做好上述配套,並加強對車主北上自駕遊須留意內地路況和交通規則有別的宣傳,令「港車北上」順利落實,並積累一定經驗後,便可與內地商討將計畫延伸至蓮塘或其他口岸,讓香港車主今後多一個通關選擇,在粵東粵西馳聘逍遙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