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增加削競爭力 香港須以實利搶人才

2022-08-13 00:00

最新人口數字顯示,過去一年有逾十一萬人移離香港,從其他數據可發現這批移民大軍中,大多是在職人士,意味人才正在流失。港府須盡快出招,不但要挽留人才,更要吸納各方面的外來人才,方能維持並提升未來競爭力。

統計處日前公布截至今年年中人口臨時數字為逾七百二十九萬,按年減少十二萬多人,當中本港居民淨移出人口多達逾十一萬三千人,創回歸以來新高,而流失人口中,流動人口只佔二千二百人,反映離開香港的絕大部分是常住居民。
稅務誘因有限宜在房策發力

雖然數據沒有透露移民身分,但從失業數據可窺見一斑。雖然第二季GDP萎縮百分之一點三,但四至六月失業率卻持續回落至百分之四點七,意味工作機會增加,可是就業人口卻減至三百五十七萬,比去年同期三百六十四萬,減少了七萬人;相比二〇一八年的峰值三百八十八萬人,減少三十一萬人。現時失業率比二〇一八年約高兩個百分點,按勞動人口比例推算,相當於八萬人,再加上過去兩年退休人士增加約十三萬人,另加至少三萬婦女可能因經濟下行而索性回家做主婦,剩下的七萬減幅便可以用移民來解釋。

移民增加,短期而言,騰出了一些中層職位需人填補,讓年輕人有上流機會,對青年來說未嘗不是好事。但若移民情況持續,疊加出生率繼續下降,恐怕人才流失加劇,令人擔心缺乏具經驗的人才把關,長遠會影響香港經濟增長,令大家要在得失間衡量。特首李家超前天表明未來會着力發展創科,並向全球搶人才,十月發表《施政報告》時會提出其想法和措施,反映當局對人才流失問題高度重視。

問題是世界各地都在搶創科人才,人才來不來香港,關鍵是看哪處地方充滿機遇和提供誘人條件。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背靠內地龐大市場,稅率簡單是其優勢,而且港府亦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為人才來港發展提供一定機遇,但美國正不斷對中國發動科技戰,限制先進科技和儀器出口中國,香港難免被波及,當局如何在這種不利形勢下,吸引海外科網巨擘和科研人才分別來港投資和做研究是項挑戰。

此外,人才是否來港,還看究竟有多少得着,這並不是提供優厚薪金那麼簡單,還需要解決其居住、子女上學等問題。然而,香港高樓價、高租金已蠶食了大半截薪水,就算當局提供稅務寬免,吸引力也大打折扣。反觀深圳政府為了吸引全國和海外人才落戶,提供每人高達三百萬元人民幣獎金、住房補貼,而高端人才更可免租金入住一千五百呎安居房。港府要跟內地以至全球搶人才,不能再只着眼稅務這道板斧,還須認真地在房策優惠上動腦筋。
宜制訂清單網羅各方專才

港府吸納人才不能只局限創科,應放眼網羅各方人才,並要不時提升金融業和財富管理服務質素,以應對新加坡疫下在基金管理、家族辦公室之類的私人財富管理方面挑戰,才能保住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在財富管理上擁有一些香港沒有的優勢,允許人員可免檢疫入關,而且不會對外企的海外利潤徵稅,利用這稅務優惠吸引外資到新加坡設立營運總部、家族辦公室,為亞洲以至歐美超級富豪管理資產,去年便有七百個家族辦公室成立,今年首四個月亦處理一百宗申請。

面對移民潮再現,港府須想方設法吸納人才,縮短入境檢疫期只是向外傳遞香港對外開放,便利人才來港的姿態,更重要是因應各行業需要制訂人才清單,並提供更多誘因。大家期望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出台有力政策招攬專才來港,並加強培育本地人才,助力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