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檢視高球場建屋 勿一味民粹掛帥

2022-08-12 00:00

上屆政府在民間壓力下,決定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建屋,環諮會日前就發展局提出的建屋方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進行審議,遭逾半委員反對,社會再度掀起撤回高球場收地建屋的爭議。坊間有聲音批評此舉是既有利益試圖翻案,務求可保留完整高球場繼續是「權貴遊樂場」,但公眾不應人云亦云,須從環境生態、成本效益角度來看待問題,理性討論開發部分高球場用地是否值得。

佔地約一百七十公頃的粉嶺高球場,當中位於粉錦公路以東約三十二公頃用地租約將於明年八月屆滿,並歸還給政府。上屆政府在換屆前提出該地皮發展方案,指最北端約九公頃地區因貼近粉嶺和上水新市鎮,生態價值較低,適合用來興建一萬二千伙公營房屋,可容納逾三萬人居住。環諮會日前開會逾六小時,未能通過相關環評報告,逾半委員傾向反對,主席黃遠輝要求環保署補充數據後才作決定,若月底仍無法通過,須提出覆核,意味高球場建屋進度會拖慢。

環諮會未通過環評報告

上屆政府在二○一八年舉行土地大辯論時,由於缺地,當局除了見縫插針式覓地外,還諮詢社會各界意見,民粹派力主收回粉嶺高球場,因該處是最現成一大片土地,開發成本遠低於填海,最快見到成效,並質疑政府為何從來不敢觸碰有錢人利益,讓大片土地只供二千多名會員打球,卻不用來建屋。最後政府為了顯示尊重民意,決定折衷性收回高球場三十二公頃用地。

現在,情況明顯改善,上屆政府已為未來十年覓得三百五十公頃土地,足以興建三十三萬伙公營房屋,而且提出明日大嶼填海工程和北部都會區規劃,未來土地供應將大幅增加,令社會有不少人認為是否仍有必要收回高球場用地建屋,發聲人士並非只局限於商界、球會會員這些既得利益者,還包括專業人士及環保人士,認為方案若繼續強行上馬,代價很大。

首先,從環境生態角度來看,建屋計畫可能會對高球場造成不可逆轉破壞。儘管政府說球場北端保育價值較低,但至少要砍伐約一千棵大樹,而打地基要深入至地下一百米,可能影響地下水源,繼而影響到水松生存,而球會委託顧問所做的報告指,政府環評報告低估了發展區內蝙蝠和飛蛾的保育價值。若社會各界認為要興建更多房屋,可犧牲古樹、蝙蝠和飛蛾,那麼今後政府填海時,便不可以為保護中華白海豚發聲,否則有雙重標準之嫌。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更認為高球場位處北部都會區中央,政府應主動撤回建屋項目,將球場改成中央公園,向公眾開放。

從成本效益看,發展高球場並不划算。花如此大氣力收回土地,僅九公頃用地可建屋未免太少,且只有三萬人受惠,成本太高;而粉錦公路交通擠塞問題向來嚴重,一旦高球場公屋建成,人口增加,令問題惡化,市民因塞車所付出的時間成本難以估算。

此外,香港高球公開賽是本港體壇國際盛事,每年都在粉嶺高球場舉行,若將球場部分用地切割出來,興建多幢四十層樓高的摩天大廈,將會影響打球人士的視野,可能減低外國球手參賽意欲,不利香港推動高球運動發展。

續對外開放改變市民觀感

事實上,粉嶺高球場近年已不時開放予公眾使用,如舉辦同樂日讓公眾入內遊玩,也靈活運用偌大球場面積的優勢,舉辦校際高球賽、越野賽和五人足球賽等賽事,為學校提供安全比賽場地,也成青訓重要平台。高球場可進一步對外開放,或許可逐漸改變市民對其是權貴俱樂部的觀感。

雖然特首李家超強調在土地和房屋方面提速、提效、提量,但對於上屆政府收回高球場部分用地建屋的決定,毋須照單全收,應重新檢視其必要性,看看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更合乎成本效益、環境生態,而又能為基層增加房屋供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