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市民錯覺 谷針才有突破

2021-06-02 00:00

政府大力推動「快打疫苗」運動,已初見成效,商界紛紛送出獎品鼓勵打針,重賞之下,昨天預約接種的市民達四萬七千人,比上日激增兩成七,令人鼓舞。不過至今已打針人數佔人口比率仍然甚低,即使數字稍增,距離集體防疫的目標仍遠,而接種進度緩慢的主因,是「打針會死人」的錯覺仍甚普遍,如果不強力扭轉,谷針亦難有大突破。因此,這場運動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是展開深入社區的大規模宣傳,通過不同方式,向市民廣泛傳達正確訊息,釋除不必要的疑慮。

改發訊息方式 消除疑慮

自疫苗接種計畫開始至今,不少市民形成一個印象,就是打針會引致死亡或嚴重病發,這與政府發布資訊的方式不無關係。一直以來,凡有接種後病發猝逝的個案,當局都會將之公開,然後交由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研究,經深入調查後,將結果向公眾滙報,確定死亡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然而,市民在看到最初報道時,往往已先入為主,覺得病發是打針引致,專家其後的澄清沒法消除此錯覺。

此外,政府每天公布「異常事件」,部分人打針後不適入院,其實絕大多數只是心理作用,迅即出院,但經傳媒報道後,許多市民以為接種會有不良反應,從而產生不安感,對打針感到猶豫。

這樣的想法已根深柢固,成為推動疫苗接種的一大阻力,政府若要清除障礙,首先要改變發布訊息的方式。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天開會決定,由即日開始,個別打針後死亡的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情況下,才會公布。此做法有助避免市民形成「打針會死人」的錯覺。

此外,政府只每天公布中風或心肌梗塞入院的個案數字,但沒有加以解釋,專家顧問袁國勇就認為,政府應清楚講明沒打針而死因相同的個案有多少,讓市民知道與疫苗無關。

事實上,據近月數字,沒打針記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五十四宗,而有打針記錄的死亡個案,比率每十萬人只二點九宗,如政府將數據清楚公布,市民的錯誤觀感便可減低。

全面動員 搞大規模宣傳

近日專家顧問都認為政府的宣傳工作不足夠,以致市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袁國勇建議用「揼石仔」方式,由醫護人員組成隊伍,到中小學向師生與家長解說「打針不會死人」,推動大家接種。這是一個好建議,政府「快打疫苗」運動下一步應發動醫護、公務員、義工、社團及政黨等,廣泛深入社區,向市民講解打針的好處,並釋除其疑慮。商界也可提供協助,借出商場地方擺展覽、開講座,加強宣傳攻勢。

此外,政府也可製作有趣易明的內容,通過各類媒體及網上平台,排山倒海地向市民提供正確訊息,並每天公布沒有打針而死亡或病發的數字,相信經過大規模宣傳教育,將可改變市民的錯覺,疫苗接種便有望突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