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供應不進反退 政府難辭其咎

2021-05-18 00:00

香港飽受疫情打擊,經濟萎靡不振,失業率高企,許多市民收入大減,然而在這低迷境況下,香港私人住宅樓價卻持續上飆,三月份私樓售價指數就創二十個月高位,首季累升百分之二點二。由於上車無望,排隊申請公屋的人龍愈來愈長,輪候時間達二十二年新高。這個「畸形」現象的底因,是政府沒法大增建屋土地,令房屋供應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反退,落後於《長期房屋策略》的目標。情況變得如此惡劣,政府實難辭其咎,如不改轅換轍,將埋下社會不穩的「計時炸彈」。

雖然特首林鄭月娥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振振有詞說政府已大刀闊斧開拓土地,而房屋供應已初見成果,但一些研究機構與學者找到的資料,卻展示了與她所言不同的景象。團結香港基金會最近發表的土地房屋政策報告就指出,香港已陷入「熟地」供應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質素低的「三低」困局。

造地能力弱 陷「三低」困局

據其研究人員的估算,可建私樓的「熟地」供應,由三年前高峰期的年均二萬五千五百個單位,減至本年度的一萬三千個單位。未來十年,私樓年均落成量只有一萬三千五百個單位。

至於公營房屋的供應,也不斷放緩,未來四年每年平均落成量僅二萬八千五百個,較《長期房屋策略》的目標低近三成。由此可見,公屋的興建速度,亦遠遠落後於需求,而隨着私樓樓價不斷上揚,更多市民將湧往排公屋,「爭崩頭」情況勢必加劇。

歸根究柢,問題就出在增加土地太慢、太少。由過去八年政府主導的私樓熟地供應數量可見,持續下跌的趨勢頗為明顯,明年賣地表內住宅地的可建單位數目,是十年來最少,學者認為這反映政府造地能力愈來愈弱,不但短期進度慢,中長期也恐難趕上,如政府依然故我無大變革,公私營房屋供應必無法追上市民需求。

由於新建房屋數量不足,樓價居高不下,市民要「上車」唯有選更細單位,造成「迷你化」的大趨勢,預計於二〇二四年落成的私樓平均實用面積只有四百八十平方呎,比十年前下跌三分之一,大多數市民將愈住愈細,居住質素沒有最低,只有更低,與新加坡與內地城市比較,相距愈來愈遠。

土地供應沒法大幅增加,原因在於政府欠缺大刀闊斧開闢土地的策略,以及為此敢於衝破障礙的氣魄與勇氣。過去香港解決房屋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是開拓大型新市鎮,把數以十萬計居民移入,但近十年來,此類新市鎮已不復見,見縫插針找地建屋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只能杯水車薪。

欠硬闖勇氣 未見出硬功

至於收回棕地,政府對盤根錯節的地區勢力和地產財團仍只出軟招,未見硬功,猶如「狗咬龜」,沒法有所突破。近期政府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幅私人土地,僅夠興建一千六百伙資助房屋,只能算是小動作而已。

政府早前推出土地共享計畫,希望持有大量農地的地產商分出部分土地,讓政府興建公屋,但因涉及複雜利益,政府亦欠缺「牙力」,迄今仍未見積極回應。

前特首梁振英近日提議動用郊野公園部分邊陲地建居屋,這應是政府走出困局的一個方向,因為這類土地不涉及與土地擁有者的爭議,也不用搬遷居民,可以一蹴即就。進一步說,香港的郊野公園佔全部土地四成,比許多城市都多,只要劃出一小部分,就可興建大量房屋。

現屆特首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經一番「諮詢」後,竟扼殺在邊陲地建屋之議,而政府亦順其意而行,只因不想觸發利益團體和環保勢力的反對,民粹味道極濃。但這種「扮正義」的施政方法,解決不了根深蒂固的土地房屋難題,到頭來只令市民繼續捱受無盡的痛苦。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