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進度過慢 須加大宣傳推力

2021-05-11 00:00

香港昨天新增四宗確診,全屬外地輸入,連續三天沒有本地個案,情況令人鼓舞,但專家指社區仍存在變種病毒傳播鏈,隨時會反彈,公眾須繼續努力防疫。香港要徹底消除爆疫風險,恢復與內地通關,令經濟全面復常,最有效方法仍是推動大多數市民接種疫苗,以達至集體免疫,然而至今已打第一針的人僅過一百萬,佔人口比率仍甚低,而且進度緩慢,主因是公眾收到大量不科學的負面訊息,政府必須全力展開大規模宣傳運動,消除誤解,重建對疫苗的信心與正確認知,藉此加強推力,才可盡快提高接種率。

通過傳媒發功 抗負面訊息

部分市民對打疫苗的最大心理阻力,是擔心有副作用,引發嚴重疾病,甚至致命,此因在計畫開展之初,首批接種者較多是長者,部分有糖尿等慢性疾病,出現極少數心肌梗塞等個案,加上個別傳媒蓄意誇大報道,遂造成負面觀感,打擊了公眾對打針的信心。

負責評估異常事件的專家委員會,對所有個案都作了深入調查,並向公眾匯報,每次都清楚指出事件與接種疫苗無關。雖然如此,單靠這類不定期發布會,並不能消解市民的疑惑,政府必須求助於不同範疇的專科醫生,有系統及恆常地解釋疫苗如何加強身體抗疫力,以及對慢性疾病的影響是否被誇大等。

據了解,政府已準備通過傳媒就此進行一系列活動,其中一項是於今天起邀請多位醫學院教授和臨牀專家,分十一集在電台解答疑問,例如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市民,是否適宜接種疫苗等。雖然政府在這方面加大了力度,但仍遠不足夠,還應在不同傳媒,用各種方式,請醫療專家不厭其詳向公眾講述有關疫苗的正確資訊,釋除受誤導而產生的不必要疑慮。

其中一點須不斷解說的,是將每日因中風、心肌梗塞等入院的個案數字列出,讓市民知道這類病例並沒有異常增加,大多數入院者都沒有打疫苗,藉此說明兩者並無關係。

效商業廣告 加強打針意欲

除了紓解疑慮,政府也須大力宣傳接種疫苗對個人和集體都有抗疫效力。由於訊息混雜,各種疫苗的有效率因地區與時間而不同,市民難以準確掌握,政府應持續發布資訊,將最新數據列出,並深入淺出解說,讓公眾更清楚知道打疫苗可以有效保護自己,也減低傳染他人的機會,是一種社會責任。

政府為了鼓勵接種,近期不斷增加「誘因」,包括食肆員工與顧客如打疫苗,飯聚可以鬆綁、接種兩劑後可往院舍探望家人、遊新加坡不用坐「疫監」等。政府應效法商業機構的廣告宣傳技巧,透過傳媒列舉各種誘因,並不斷更新,在動之以「利」下,加強市民接種疫苗的意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