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疑慮不科學 應信疫苗安全

2021-03-10 00:00

近日有市民接種疫苗後不久病逝,引起一些市民疑慮,影響了預約登記的熱度,這種群眾心理難以避免,但屬非理性的情緒反應,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專家詳細分析過死者病發原因,皆是長期病患所致,與疫苗並無直接關係,而個別不適個案,則純因過分緊張,故專家再三強調疫苗是安全的。隨着打疫苗的人愈來愈多,類似的死亡或不適個案仍會出現,公眾應相信專家的評估,以客觀態度看待疫苗是否安全,如果自己嚇自己抗拒接種,不但削弱本身保障,也達不到群體免疫目標,不利香港打勝疫戰。

本已危疾叢生 隨時病亡

自疫苗接種計畫展開以來,先後有人死亡或入住深切治療部,負責臨牀事件評估的專家委員會對這些「異常個案」十分重視,詳細分析有關人士的病歷與解剖報告,判斷與疫苗是否有關。除了首宗案例被認定死於心臟病發外,另一名女病人同樣是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她與首名死者一樣,本來就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屬高危一族,大動脈破裂和中風的風險極高。

至於兩名須入深切治療部的病人,都是七、八十歲的長者,皆患嚴重糖尿病,其中一人更有頸動脈硬化和中風的病歷,不論他們有沒有接種疫苗,以其身體狀況,早已埋下了「計時炸彈」,病情隨時爆發。

從科學評估的角度,判斷這些「異常個案」是否與疫苗有關,須看兩點:一是病人死亡或危殆的直接原因為何,會否由打疫苗導致;二是打疫苗人士的死亡數字,與社會平均的病逝人數比較,前者有沒有明顯增加。對於第一點,專家已確定致命原因,就是突發性心臟病,所以作出「與疫苗無關」的結論。

關於第二點,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教授引用二〇一八年的數據指,香港平均每日分別有十點三人及八點三人死於冠心病及腦血管疾病;同年有三百六十九宗大動脈撕裂個案,平均每日一宗,而心肌梗塞入院的個案更達七千三百宗。這些數字說明,近日因上述危疾死亡的人數,仍屬正常範圍,並沒有因疫苗計畫而大增。

除了上述幾個嚴重個案,也有少數市民在接種疫苗後感到不適,包括出疹、心悸、頭暈等,但留醫不久都沒事出院,這類情況更容易解釋,多是因緊張和憂慮,以致出現過度反應,病情皆短暫而輕微,與疫苗更加無關。

為保障長者 應繼續優先

由於六十歲以上長者染疫風險較高,政府特別安排他們優先接種疫苗,以加強其抵抗力,不過這類人士不少有長期病患,出現「異常個案」的機會率自然較高。如果專家經科學評估後,仍確定疫苗與嚴重疾病無關,先讓長者打疫苗的措施就不應改變,特別是科興疫苗屬「滅活式」,即把已死病毒注入體內,副作用較少,也較安全,更應繼續使用。

政府昨開始將七類從業員列入優先接種群組,人數達一百三十萬,以加快擴大接種計畫,希望盡早達到群體免疫,這決定十分正確,市民為己為人,應放下不必要疑慮,積極參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