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晚一步专门化 不一定输在终点线|谈经论学

2023-08-11 15:19

我们时有听到「赢在起跑线」和「快人一步,理想达到」等提倡要及早起动,才能稳操胜券、出人头地的说法。不少家长以培养专才模式,希望子女能发展出独特的优势强项,然后继续专注提升,直至在该范畴出类拔萃。在高度专门化的社会结构和行业分工下,专才确在过往占有不少优势。然而有两个问题:第一,专才的重要性在未来是否仍能维持?第二,专才模式是否是培养专才的最佳方法?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想法。

相信大家都听过不少报告,说随着AI和其他科技大潮到来,不少工种或会没落,从业员会失却生计。其中,高度专门化的职业会率先受到考验。当然,报告提到的行业走势预测是否如此神准,还待时间验证。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确实有些专业正因科技突破发展而面临挑战。因此,以孤注一掷的方式发展专业是否值得,确值深思。

别误会,笔者并非要否定专业或专才在社会的价值,我只是想指出,未来社会应以更开阔的态度以培育下一代和培育人才。或许,以「通才模式」培养「专才」的效果更佳。

何谓通才模式?就是给予人们有更多不同范畴的尝试和接触。套用在教育下一代上,就是不要过早给他们定型。《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David Epstein在著作《成长的边界》(Range)中,通过引用大量来自不同范畴的事例,印证「晚一步专门化」,即在选择某项专业之前,先作多方尝试,这样不仅能更了解甚么是自己适合和擅长的,还能在认识和体验不同范畴的独特性中,增强自己的深度类比思维等解难能力。

正如篮球传奇高比拜仁曾学习功夫,他说从中学到实战讲求灵活、速度和效率等,融入自己的篮球战术理论中;乔布斯亦曾承认在书法课学到的东西影响了他,乃至他之后将书法中的一些元素放在苹果电脑中。在未来的社会中,或许就是需要更多这种具备广博知识的专才吧!

电邮:[email protected]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副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教师、课程发展议会学习领域委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11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冯汉贤 - 超越坚毅 反脆弱教育|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多任务处理|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微动力|谈经论学

冯汉贤 - 情景与习惯 自制力之根基|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冒牌货与纸上谈兵|谈经论学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