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微动力|谈经论学

2023-06-30 15:54

大家或许试过刚开始参与一项活动(如运动/兴趣/工作)时,会觉得自己十分喜欢它,感到很有热情。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变化,认为这活动不如自己想像般有趣,因而不再有动力参与了。

当然,产生以上转变的原因有很多。本篇将会与各位探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这亦是一种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概念——微动力。

微动力,是指细微但足以推动我们向前的力量。例如,A同学今年加入篮球队,喜爱上了该运动,对参与练习和比赛产生了无比的动力,但以上说法未提及他的动力来源。他喜欢打篮球,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喜欢这项运动(篮球),也可以是由于他享受团队气氛(与教练和队员间)的互动,亦可以是基于他想追求参与比赛竞争的紧张刺激。这种寻索,就是辨识微动力的过程,而不仅是「我喜欢,因为我喜欢」。

找出微动力,是要精准了解自己对做某事产生动力的具体原因,从而弄清楚自己在甚么情况下,动力会增减。而当日后做某事的动力消减时,也知道是甚么原因导致(如与队员性格不同或教练没报名参与很多比赛等);相反,如想更投入其中时,亦可以通过激发微动力(如喜欢竞赛的,就可报名参与更多比赛)来达至。

在学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微动力所在,除了能让他们加深自我认识外,亦为他们作出升学及择业决定时,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除了参与不同类型的性向参试(如九型人格、RIASEC)来了解自己强弱、长短和偏好外,也建议学校可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启发学生从自己喜爱(有动力)和不喜爱(没有动力)做的事情中多反思,想想这种背后的微动力。

电邮:[email protected]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副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教师、课程发展议会学习领域委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6月30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冯汉贤 - 情景与习惯 自制力之根基|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冒牌货与纸上谈兵|谈经论学

冯汉贤 - 一致性沟通 促进亲子关系|谈经论学

冯汉贤 - 与孩子对话的4种姿态|谈经论学

冯汉贤 - 教育子女的刚与柔|谈经论学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