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燕 - 以书为礼|教评心思

2023-08-11 15:14

毕业礼过后,嘉宾好奇问及当天纪念品中,夹附了一本书籍,用意何在?我说这是学校每年送给毕业生的礼物——以书为礼,贯彻学校重视阅读、推动持续终身学习的办学方向,也寄托了母校的祝福。

意念来自母校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记得当年大学毕业,学院为毕业生举行毕业礼,在每位毕业生座椅上,都放了一本精致小巧的《圣经》,翻开首页,即呈现秀丽的笔迹,写上我的名字及毕业年份。

这是学院送给每位毕业生别具心思的礼物,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本小小的《圣经》,自毕业后,一直放在牀头,睡前偶或一翻,渐成习惯。小书成了一条联系着我跟母校的线,也牵系着那来自岁月的祝福、期许,书本的阅读固然带来启悟,然而赠书的心意及意义却超越书籍本身,成了一种精神力量。

有感于此,数年前将此意念于服务学校实践。学年开始,即与图书馆主任、阅读组老师商讨选书。几年下来,我们送出《The Little Prince》、《论语》、《唐诗三百首》、《The Wind in the Willows》,今年是张潮的《幽梦影》。我们相信小王子与玫瑰及狐狸的故事、孔子充满生活感的哲思、唐诗跨时代的感动、柳林风声中真挚的友谊、张潮展现的生活美学,都能为毕业生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除了书籍之外,我们还邀请校友或学弟妹为书本设计藏书票。张贴好书票的书一一送到我面前,我总会找一个宁静的午后,进行满有仪式感的环节——翻开每一本书,在书的首页,写上毕业生的名字、毕业的年份,心中想着他们模样,祝愿他们都能踏上青云路。

人生总有顺逆起跌,我们期望毕业生都能从母校赠送的一本书中,亲炙书香,拾得智慧,感念赠书的一份情意,记取那段师友同行的青春岁月,收获前行的勇气及力量。


陈玉燕
作者为风采中学(教育评议会主办)校长、教育评议会副主席。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11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蔡世鸿 - 花多眼乱|教评心思

潘咏仪 - 中学「新鲜人」|教评心思

郑家宝 - ESG教育|教评心思

杨佩珊 - 「定向—失向—新定向」的校园|教评心思

翁港成 - 一次发人深省的分享|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