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婵 - 寻觅中华龙(2)|学友智库

2023-08-08 12:52

15年前的今天,我国迎来首次主办奥运开幕盛典,鸟巢场馆展现一幕幕文化华章!毕竟人类从四大文明古国走到今天的只有中国,文物遗址及文字记载从没有终止。据《史记》描述,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打败蚩尤和炎帝之后,为了集「万国之和」,从各部落图腾中各取一元素,结合创造了「龙」。龙成为中华民族图腾,具有祥瑞、和合、向上和创新的意涵,日渐成为引领民族前行发展的一种符号。

究竟哪有中华龙?12生肖中有龙。外观上,龙由9种动物特徵组成,单是眼睛便有说似兔、似虾,神话中便有「画龙点睛」的故事。不少文物、建筑、衣饰都有龙。据专家研究,历代「龙」有51种字形变化。传统习俗节庆中常有龙:端午节扒龙舟、香港大坑舞火龙、谭公诞现身数十条龙;龙字成语逾200个、龙姓与命名更多不胜数。北京故宫太和殿内便有逾万条龙的踪影。倘若从外形想像,延绵万里的古长城、现代建筑如港珠澳大桥、高铁、长征火箭等都像龙。

无形龙的象徵意义更为丰富多采,具有权势、吉祥、能力,号召天下的意识。古代只有一国之君才穿龙袍、坐龙椅、盖龙玺,凸显承担整个国家兴亡的权责。传说龙的出现,多处身在灾难困苦之中,以凝聚民心,解救人们脱难避险,激励冒险与担当。

今天有形与无形的龙无处不在,是中华大地、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象徵,因此,在价值观传承方面,发挥重要角色。中华民族从农业文明跨越式走进工业4.0,面对多方面内涵调整、丰富及挑战,龙的蜕变过程,充满传奇与实践智慧,构成科技进步、制度演化、精神与价值观巨变。

究其龙的形态与内涵,有助每一个个体形构共同价值观,传承与发扬贯通古今和谐、爱国、自强不息、守正创新、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华精神,以求社会进步,建设美好家国。电邮:[email protected]


梁丽婵
本栏由学友社学友智库专家及嘉宾轮流撰文,交流学与教经验;本文作者为学友社社长及资深教育工作者。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8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梁国成 - 正向思维.齐起动|学友智库

吴善挥 - 以绘本创造环保教育脉络|学友智库

陈月平 - 向着梦想启航|学友智库

青妍老师 - 幼稚园中文写字教学的迷思(下)|学友智库

梁丽婵 - 寻觅中华龙(1)|学友智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