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价值观教育之法理情|谈经论学
2023-03-10 17:21
有一次,笔者乘搭港铁时,看到一对母子进入车厢。儿子看到大部分座位已有人坐,只剩下「关爱座」,便二话不说,直接冲过去坐下。妈妈见状:「阿仔,起身!关爱座是给长者、孕妇等有需要的人士坐的!」 儿子一脸不情愿:「我也是有需要人士,为何我不能坐?况且,港铁公司也没有规定甚么人可以或不可以坐关爱座!我坐有何不对?」接连就是2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但最终儿子不敌母亲的喋喋不休,让出了座位。
不知道各位对关爱座的使用有何看法呢?笔者亦不打算在这篇短文中,展开详细的讨论。跟各位分享以上经历,是欲藉此带出推动价值观教育的3大进路——法、理、情。
首先,论「法」。当我们跟孩子说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时,其中一个理由是因为这些行为并不合法、合规(如校规和法律)。然而并不是只要行为没有抵触法规,我们就应该做、可以做。如儿子说任何人坐关爱座都没有触犯港铁规定,但并不代表我们可理正气壮地霸着位置。
接着,就是动「情」、说「理」。动情,是指让孩子在生活上多体验,引导他们易地而处感受不同人士的困难和需要,从中建立同理心,或更进一步愿意付出关怀和帮助。
说理,即摆事实、讲道理,如从一些问题作起点,与孩子分析讨论,「你认为港铁公司设立关爱座的目的是甚么」、「为何长者、孕妇等人士是较有需要使用关爱座」、「你认为如大众都有礼让帮助他人的文化,社会有哪些进步」,引发他们思考,从而令他们在理性上认同正确的行为。
法、理、情,是3个帮助孩子建立价值观的不同方法,要运用哪个方法或如何综合使用,则要视乎情况,因人因时制宜了。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副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教师、课程发展议会学习领域委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3月10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