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贤 - 买书不如借书?|青史札记

2023-08-04 16:38

上周是一年一度的书展,照样是肩摩毂击,人头涌涌。笔者正好藉此机会,谈谈一些观察。

相信各位读者,特别是爱书人,许多人都有「旧书未看,新书又购」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当然并非只有现代人才有。自印刷术普及,书本较容易获得后,这种情况自然会出现。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便提到「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皇室和富人即使家中书本众多,但往往不会细读。

作者袁枚即使爱好读书,当官富裕之后,也会「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藏书在其「所好轩」(袁枚书房名称,见〈所好轩记〉)中布满灰尘,总抱着之后再看的藉口,未能细读家中藏书。对比起他年轻的时候从富人家中借书,袁枚自嘲自己读书的专注程度,实在相差甚远。

所以,袁枚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在有还书的压力下,读书方能「用心专」。古代借书,需要向富人或学者借,迟还书不但会面对压力,更有机会下次借不到书本,失去学习的机会。但现代图书馆设置完善,比古代方便得多,迟还书的罚款,是否真的能促使人更专注快速地读书呢?相信这也是因人而异,毕竟,笔者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经常看到上百元的罚款,甚至「一借无回头」。

话虽如此,但借助朋辈压力,例如举办读书会,或和朋友交换书籍,的确能让人提高读书的动力,更能藉着交流读书心得来增进知识。

因电脑科技发达,藏品不占空间,现在甚至出现人们囤积电子书、电子游戏的情况。人一旦拥有便不会珍惜,也许便是人性,但正正要努力克服惰性,人才能不断增长知识,拓阔眼界。


周正贤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成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4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张玮宗 - 历史带给我甚么|青史札记

周正贤 - 襄汉游记|青史札记

张玮宗 - 习史的理念|青史札记

周正贤 - 谁分真与假?|青史札记

张玮宗 - 承先「启」后|青史札记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