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溢欣 - 谢师宴|中新学林

2023-08-02 16:23

堂上教2023年「百感交集的聚餐」范文,内容写到谢师宴,筹办的学生本来是兴奋的心情,但在宴会中,发现同学只顾饮食,冷落了特意前来的老师。感慨、失望诸般情绪交集其中。

今年中六生是疫情后首次有谢师宴的一届。成长礼其实特别讲究仪式感,例如最后一个上课天、放榜,还有谢师宴。疫情让人疏离,但其实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成为记忆的线索。往后回顾,你会觉得今日的悉心打扮不免庸俗且过时,还会觉得今天的笑容羞涩且靦腆,但中学的生活依然需要这样的记认,留待日后一众中学挚友相聚时互相嬉闹嘲笑。

那些共同记得住的时间,才称得上经历。谢师宴是学会与过去好好道别的场合,老师、同学,还有学生的身份,宴会之后,就是分水岭。谨记好好珍惜,因为往后人生更多的别离,都是没有先兆,而且未能好好说再见。

我一直相信,每一次的因缘际会,已是离别的先兆。没有认识,也就没有说再见的时候。只是生命中不同阶段的割舍从未止息,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离别,也在习惯离别。泰戈尔有首小诗说:「别停下来采集道旁的花朵 / 只管向前走吧 / 花儿将跟随你的脚步 / 沿路不断盛放。」时间洪流中的孜孜矻矻挽留不了太多的遗憾,坚信前方花儿盛放,是面对别离时的坦然安慰。

一支笔杆,就有一段文字的记录,或是宽慰自若,或是执着不舍,永恒的命题因而有了探究的意义。大学读诗,先读离别诗祖《诗经.燕燕》,「泣涕如雨」云云太煽情,读后印象未深。后读曹植〈送应氏〉,那烽火连天的萧条盖过了离别的触动,依稀只记得「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两句。后来教授命我们习诵《唐宋诗举要》,检卷览毕,只唐一代,离别诗浩如烟海,所涉不出亲人、爱人、友人三者。

趁青春,趁还能道别,别忘了用心记住。电邮:[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中文科补习名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2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林溢欣 - 放榜|中新学林

林溢欣 - 暑期班有感|中新学林

林溢欣 - 放榜之前|中新学林

林溢欣 - 热闹里的孤独|中新学林

林溢欣 - 蓝洞|中新学林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