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廣場】商湯打造超大型裝置 AI對撞機發現新智慧
2021-07-13 09:24
中國在數據標注和訓練模型無出其右,AI的發展一日千里,不過只是一般人工智能,或弱人工智能(Narrow AI),處理特定問題,不過更令人期待是通用人工智能(General AI),處理一般性問題,甚至具備人類同等智慧、某程度上可超越人類。
上海舉辦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商湯科技行政總裁徐立以《人工智能創新新範式-機器的猜想》為題,指人工智能突破,將有規律地拓展人類認知邊界,踏入通用人工智能。
他指出,無論是過去的經驗歸納、推理演繹,還是現在利用大資料和模擬類比,通常意義上的4種科研創新範式,都有既定模式。人類歷史上,不少顛覆性科學和重大突破,都是反共識、甚至不可預測,源於「天才的猜想」,正如牛頓受蘋果掉下啟發,愛因斯坦有乘坐光綫的幻想。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認知局限,尋求突破愈來愈難。AI時代,機器也許也可進行猜想,有望更早發現科學規律本質,更快探索和發現未知,為開拓科學前沿鋪路。
算力比數據重要
徐立指,算力是未來AI創新的範式。
通用AI技術的特點之一,就是AI算法不用完全依賴於標注大數據。不過要對巨大未知可能性的各種探索,則須借助大型的算力。
過去幾年,商湯建設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位於上海臨港新片區,建設了超大型的AI人工智能算力中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r,AIDC)並快將試運,建成後AI算力峰值達3740 Petaflops(1 petaflop等於每秒1千萬億次浮點運算),一天可處理二萬多年的視頻。
徐立表示,商湯打造SenseCore AI大裝置,正在推動「機器的猜想」。
2012年,位於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翻開物理學新一頁。商湯將SenseCore定位為AI的「對撞機」。SenseCore將推進大規模參數模型的訓練,降低AI門檻,打造應用於各行各業、分門別類的演算法。
深度學習模型應用普遍,參數規模愈來愈大,演算法對算力的需求,過去幾年倍升,商湯建立AIDC,以應付AI算力需求。
商湯亦利用多年累積的算法,加上底層系統和框架技術,融合到SenseCore,這些演算法訓練框架、演算法模型和數據平台構成了整體系統,可發揮數據最大價值。商湯擁有大量演算法,商湯科技推出超過13,000種技術模型和超過17,000種商業模型,而商湯也推出了開源框架OpenMMLab,負責的中文大學教授林達華指,OpenMMLab會革新AI研發和生產。
商湯也打通模型製作平台與使用訓練平台,互相結合數據傳輸,打通從數據標注、模型訓練、評估部署、業務系統上綫的整條流水綫(Pipeline)。
逐步驗證「機器猜想」
徐立表示,商湯打造的SenseCore,可望推進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醫藥領域等基礎學科,產業應用可逐步驗證「機器猜想」邊界,推進新技術場景落地,嘗試新技術合理應用邊界。
SenseCore率先應用於智慧城市。去年,上海市長寧區就試驗AI+一網管應用,針對暴露垃圾識別、共用單車隨意堆放等問題,通過視覺感知和AI智能決策,智慧交通燈控制在固定片區,人均等待時間縮短20分鐘。
長遠而言,SenseCore AI大裝置推進大規模參數模型訓練。降低AI使用門檻,並通過這套裝置的使用,打造可應用於各行各業、分門別類的演算法。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