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異「彩」的唐三彩|星島教室

2024-05-27 12:58

大放異「彩」的唐三彩|星島教室
大放異「彩」的唐三彩|星島教室

一個朝代,一種藝術;有說文人畫以宋代最好,戲曲盛於元朝;若說到唐代是詩舞皆絕,同時還有一種工藝品可以說是唐代盛世的文化載體,那便是「唐三彩」。

《三彩花瓣式三足盤》
《三彩花瓣式三足盤》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何謂「唐三彩」?

「唐三彩」是指盛行於唐代的多彩鉛釉陶器,其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反映大唐的繁榮昌盛,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從考古資料看,唐三彩源自兩漢始,經北朝、隋代至唐代達到鼎盛。「三」在古語中意為多,所以習慣稱之為「唐三彩」。但實際上,唐三彩的顏色豐富多彩,種類也很多,有二彩、四彩甚至多彩。當中「三彩」主要使用黃、綠、白3種色彩,這些色彩通常採用自然礦物質製成的釉料來實現。黃色通常象徵財富和權力,綠色則多用於表現自然和生命,而白色則多用於描繪人物的皮膚和衣物。唐三彩的種類非常豐富,包括人物、動物、器皿等多種形態。其中馬和人像最為經典,常用作隨葬品。


揭示唐人生活

透過唐三彩的人物造型及動物神態,可側面得知唐人生活面貌。以下從女性形象、馬及駱駝的神態品種分析,一窺唐人文化。

女性形象:在唐三彩人物俑中,女俑面容祥和、體態多姿,有着鮮明的時代風采。唐三彩的女性多為高髻胖體、坦胸寬衣,展現了「豐肌秀骨」的時代特色。根據古代資料記載,唐代婦女的髮型多達140餘種,高者盈尺,低者脫垂,或正或斜,若實若虛,不勝枚舉,甚至有「雙鬟望月」之類複雜而具有文化意義的造型,實屬其他時代所罕見。唐三彩女俑把當時婦女千姿百態的髮型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唐代女性毫不掩飾、大膽而熱烈地表現自己的美,只有真正盛世才能把純粹女性之美置於崇高地位。

馬:唐墓中出土數量最多的動物俑是三彩馬,其造型極其生動而逼真,而且比例準確、線條流暢,甚至可以使人辨認出不少馬的品種,如中亞的大宛馬及新疆的烏孫馬,這反映了唐人常經絲綢之路跟西方商旅經商的痕跡。而馬在唐代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徵,代表強大的威力,無論是保衛疆土,還是生產勞動;無論是宮廷典禮,還是貴族遊樂,似乎事無鉅細都離不開馬。唐三彩多以馬的形象作陶器,亦反映了盛唐大國之風,盡顯大唐之威。

駱駝:唐三彩的駱駝形象亦反映了胡漢文化融合的現象,以《唐三彩駱駝載樂俑》為例,駱駝昂首挺拔,口向上張着,眼睛炯炯有神,好似在鳴叫,駱駝的背上有一塊圓形的毛氈,毛氈上有高聳載人的支架放於駝峰之上,支架上鋪着一條長方形格子花紋的毛氈,毛氈上端坐着7個陶俑人物,他們分別朝着不同方向,手中拿着不同樂器,樂器包括箜篌、琵琶、笙、簫、拍板、笛子等,正在全神貫注地演奏樂曲;其中坐在中間的人物陶俑,體態豐韻,五官精巧,形象逼真,衣裙寬鬆,健康爽朗,在駱駝上表演肢體舞蹈。漢胡樂器同被吹奏,合樂而歌,雖未能從唐三彩聽出音樂風格,但陶像定格於此,已反映了漢胡文化融合之況。


國際軟實力代表

唐代的中國與今天無異,甚具國際地位。據《新唐書》和《舊唐書》所述,世界70多個國家、亞洲40多個國家與唐朝有頻繁來往;據學者統計,只計算西元715至751年間經絲綢之路來朝,只計算波斯、天竺、吐火羅及粟特諸國,已達200次。又《唐六典》所載,唐朝與多達300個國家有外交關係。那一個華洋雜處的時代,亦令唐三彩的製作上添加異域色彩。深目高鼻,濃密捲曲頭髮,或戴具異域色彩的各式尖帽等胡人造型的唐三彩作品眾多。造型以外,在文化交匯的情況下,唐三彩甚至出現西方神話故事人物,如《唐三彩武士俑》,其老虎頭飾造型與站姿,恰若希臘神話的大力士海格力斯;或西安月登閣唐墓出土的三彩角杯,實為希臘海神特里造型。希臘神話怎樣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又是一個豐富有趣的故事,於此所見,從唐三彩的異域色彩,見證了唐代多元的國際交流狀況。

所謂有來就有往,互市興盛情況下,貨如輪轉,唐三彩雖墓品,亦為工藝品,因此在文化輸出過程中,唐三彩的足跡亦遍布歐亞。有考古發現,遠至中東今日之伊拉克,其底格里斯河西岸之沙瑪拉遺址,便出土當時中國遠銷的商品。當中不少國家的許多地方已發現了唐三彩的蹤跡,較重要的地區如埃及開羅南郊的福斯特、伊拉克巴格達北面的薩馬拉和伊朗的內沙布爾等。至於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亦發現很多唐三彩作品,如玄海灘的絕島、沖繩之島等古代遺址,或奈良的大安寺、金堂和講堂遺址里都有唐三彩。唐三彩以工藝品形式流轉,同步它的技術與風格,亦促成中國與其他地區在藝術創作的交流,影響其他地區創作。目前有學者認為,唐三彩可能與早期伊斯蘭陶藝創作融合,催生北非所見的「埃及三彩」;亦有學者指奈良、新羅、波斯的三彩製作,都受唐三彩影響。唐三彩可以說是盛唐的一種軟實力代表。


從紙本到真貌

唐三彩是一種三維立體的工藝品,其中集合了雕塑、繪畫的元素,亦講求高度精準的化學理論實踐。因此要透徹了解唐三彩,必須從多角度探討。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大唐的顏色:唐三彩面面觀》是一部很好的入門。作者趙宇共通過多方面的研究,以博物館藏品及各種已發表材料,包括考古報告及文獻,於書中以種類、數量、使用等各層面介紹唐三彩,讀者可從不同角色了解唐三彩。書中亦解答一般人對唐三彩的疑問,如用色是否需要統一、如何鑑賞唐三彩作品等等,解答各式問題,同時附上豐富的彩圖輔助闡述,因此《大唐的顏色:唐三彩面面觀》適合師生或親子共讀。若想一睹唐三彩真貌,其實亦不難。香港藝術館館藏中,就有一尊三彩鎮墓獸。此作品造型與色彩別具特色,大眾遊覽藝術館時,可親身看看唐三彩的的獨特美態。

人的功過終在歷史洪流中消散,卻是一磚一瓦比人的音容更歷久不衰。文化藝術的價值永恆,各類文化作品中的小部分,便能側寫一個文明進程;唐三彩乃中華文化的鳳毛麟角,已足見唐一代的盛世。從發跡、流轉到延續成為後來的宋三彩、遼三彩等,發掘出來的每件唐三彩都是中國和人類文明的瑰寶。


歷史思與行

  1. 作為一種生活側寫,今日的唐三彩又可造出甚麼形象的作品呢?
  2. 唐三彩作為唐代文化輸出的象徵,今日中國又有甚麼可作為文化輸出的代表?
  3. 透過文物研究歷史,在劃破時空界限還原處境的同時,文物的研究存在甚麼局限?身為國人,又可如何為文物保育出一分力?


唐三彩用途

裝飾品:精美的唐三彩作品,多為達官貴人家中的裝飾品,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器皿:為古代日常生活器皿,種類如盤、瓶、壺、盆、枕、碗等,用於不同情境。

陪葬品:這類型作品一般於墓中發現。例如達官貴人以唐三彩的文官俑陪葬,以文官向閻王求情,盼有更好的輪迴;傭人俑,讓達官貴人死後有人侍候;鎮墓獸則用作祈求逝者安息,守護墓地。


本欄逢周一刊登,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老師及校長撰稿,以趣味手法,透過中國朝代的重要事件、史地、器物及人物,甚至朝代人物之超越時空故事,引發讀者對歷史的認識及興趣。

文: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中國歷史科老師王岳資、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圖書館主任及中國文學科老師程志森

延伸閱讀:

從本港瀕危植物 了解環境中的生物變異|星島教室

古都長安|星島教室

STEAM|眼見未為真!拆解Deepfake|星島教室

唐朝歷史|唐玄宗是明君嗎?|星島教室

醫學界X戰隊|星島教室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