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异「彩」的唐三彩|星岛教室

2024-05-27 12:58

大放异「彩」的唐三彩|星岛教室
大放异「彩」的唐三彩|星岛教室

一个朝代,一种艺术;有说文人画以宋代最好,戏曲盛于元朝;若说到唐代是诗舞皆绝,同时还有一种工艺品可以说是唐代盛世的文化载体,那便是「唐三彩」。

《三彩花瓣式三足盘》
《三彩花瓣式三足盘》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何谓「唐三彩」?

「唐三彩」是指盛行于唐代的多彩铅釉陶器,其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反映大唐的繁荣昌盛,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从考古资料看,唐三彩源自两汉始,经北朝、隋代至唐代达到鼎盛。「三」在古语中意为多,所以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但实际上,唐三彩的颜色丰富多彩,种类也很多,有二彩、四彩甚至多彩。当中「三彩」主要使用黄、绿、白3种色彩,这些色彩通常采用自然矿物质制成的釉料来实现。黄色通常象徵财富和权力,绿色则多用于表现自然和生命,而白色则多用于描绘人物的皮肤和衣物。唐三彩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人物、动物、器皿等多种形态。其中马和人像最为经典,常用作随葬品。


揭示唐人生活

透过唐三彩的人物造型及动物神态,可侧面得知唐人生活面貌。以下从女性形象、马及骆驼的神态品种分析,一窥唐人文化。

女性形象:在唐三彩人物俑中,女俑面容祥和、体态多姿,有着鲜明的时代风采。唐三彩的女性多为高髻胖体、坦胸宽衣,展现了「丰肌秀骨」的时代特色。根据古代资料记载,唐代妇女的发型多达140馀种,高者盈尺,低者脱垂,或正或斜,若实若虚,不胜枚举,甚至有「双鬟望月」之类复杂而具有文化意义的造型,实属其他时代所罕见。唐三彩女俑把当时妇女千姿百态的发型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唐代女性毫不掩饰、大胆而热烈地表现自己的美,只有真正盛世才能把纯粹女性之美置于崇高地位。

马:唐墓中出土数量最多的动物俑是三彩马,其造型极其生动而逼真,而且比例准确、线条流畅,甚至可以使人辨认出不少马的品种,如中亚的大宛马及新疆的乌孙马,这反映了唐人常经丝绸之路跟西方商旅经商的痕迹。而马在唐代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徵,代表强大的威力,无论是保卫疆土,还是生产劳动;无论是宫廷典礼,还是贵族游乐,似乎事无钜细都离不开马。唐三彩多以马的形象作陶器,亦反映了盛唐大国之风,尽显大唐之威。

骆驼:唐三彩的骆驼形象亦反映了胡汉文化融合的现象,以《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为例,骆驼昂首挺拔,口向上张着,眼睛炯炯有神,好似在鸣叫,骆驼的背上有一块圆形的毛毡,毛毡上有高耸载人的支架放于驼峰之上,支架上铺着一条长方形格子花纹的毛毡,毛毡上端坐着7个陶俑人物,他们分别朝着不同方向,手中拿着不同乐器,乐器包括箜篌、琵琶、笙、箫、拍板、笛子等,正在全神贯注地演奏乐曲;其中坐在中间的人物陶俑,体态丰韵,五官精巧,形象逼真,衣裙宽松,健康爽朗,在骆驼上表演肢体舞蹈。汉胡乐器同被吹奏,合乐而歌,虽未能从唐三彩听出音乐风格,但陶像定格于此,已反映了汉胡文化融合之况。


国际软实力代表

唐代的中国与今天无异,甚具国际地位。据《新唐书》和《旧唐书》所述,世界70多个国家、亚洲40多个国家与唐朝有频繁来往;据学者统计,只计算西元715至751年间经丝绸之路来朝,只计算波斯、天竺、吐火罗及粟特诸国,已达200次。又《唐六典》所载,唐朝与多达300个国家有外交关系。那一个华洋杂处的时代,亦令唐三彩的制作上添加异域色彩。深目高鼻,浓密卷曲头发,或戴具异域色彩的各式尖帽等胡人造型的唐三彩作品众多。造型以外,在文化交汇的情况下,唐三彩甚至出现西方神话故事人物,如《唐三彩武士俑》,其老虎头饰造型与站姿,恰若希腊神话的大力士海格力斯;或西安月登阁唐墓出土的三彩角杯,实为希腊海神特里造型。希腊神话怎样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又是一个丰富有趣的故事,于此所见,从唐三彩的异域色彩,见证了唐代多元的国际交流状况。

所谓有来就有往,互市兴盛情况下,货如轮转,唐三彩虽墓品,亦为工艺品,因此在文化输出过程中,唐三彩的足迹亦遍布欧亚。有考古发现,远至中东今日之伊拉克,其底格里斯河西岸之沙玛拉遗址,便出土当时中国远销的商品。当中不少国家的许多地方已发现了唐三彩的踪迹,较重要的地区如埃及开罗南郊的福斯特、伊拉克巴格达北面的萨马拉和伊朗的内沙布尔等。至于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亦发现很多唐三彩作品,如玄海滩的绝岛、冲绳之岛等古代遗址,或奈良的大安寺、金堂和讲堂遗址里都有唐三彩。唐三彩以工艺品形式流转,同步它的技术与风格,亦促成中国与其他地区在艺术创作的交流,影响其他地区创作。目前有学者认为,唐三彩可能与早期伊斯兰陶艺创作融合,催生北非所见的「埃及三彩」;亦有学者指奈良、新罗、波斯的三彩制作,都受唐三彩影响。唐三彩可以说是盛唐的一种软实力代表。


从纸本到真貌

唐三彩是一种三维立体的工艺品,其中集合了雕塑、绘画的元素,亦讲求高度精准的化学理论实践。因此要透彻了解唐三彩,必须从多角度探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是一部很好的入门。作者赵宇共通过多方面的研究,以博物馆藏品及各种已发表材料,包括考古报告及文献,于书中以种类、数量、使用等各层面介绍唐三彩,读者可从不同角色了解唐三彩。书中亦解答一般人对唐三彩的疑问,如用色是否需要统一、如何鉴赏唐三彩作品等等,解答各式问题,同时附上丰富的彩图辅助阐述,因此《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适合师生或亲子共读。若想一睹唐三彩真貌,其实亦不难。香港艺术馆馆藏中,就有一尊三彩镇墓兽。此作品造型与色彩别具特色,大众游览艺术馆时,可亲身看看唐三彩的的独特美态。

人的功过终在历史洪流中消散,却是一砖一瓦比人的音容更历久不衰。文化艺术的价值永恒,各类文化作品中的小部分,便能侧写一个文明进程;唐三彩乃中华文化的凤毛麟角,已足见唐一代的盛世。从发迹、流转到延续成为后来的宋三彩、辽三彩等,发掘出来的每件唐三彩都是中国和人类文明的瑰宝。


历史思与行

  1. 作为一种生活侧写,今日的唐三彩又可造出甚么形象的作品呢?
  2. 唐三彩作为唐代文化输出的象徵,今日中国又有甚么可作为文化输出的代表?
  3. 透过文物研究历史,在划破时空界限还原处境的同时,文物的研究存在甚么局限?身为国人,又可如何为文物保育出一分力?


唐三彩用途

装饰品:精美的唐三彩作品,多为达官贵人家中的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

器皿:为古代日常生活器皿,种类如盘、瓶、壶、盆、枕、碗等,用于不同情境。

陪葬品:这类型作品一般于墓中发现。例如达官贵人以唐三彩的文官俑陪葬,以文官向阎王求情,盼有更好的轮回;佣人俑,让达官贵人死后有人侍候;镇墓兽则用作祈求逝者安息,守护墓地。


本栏逢周一刊登,由教育评议会邀请资深中小学老师及校长撰稿,以趣味手法,透过中国朝代的重要事件、史地、器物及人物,甚至朝代人物之超越时空故事,引发读者对历史的认识及兴趣。

文:风采中学(教育评议会主办)中国历史科老师王岳资、风采中学(教育评议会主办)图书馆主任及中国文学科老师程志森

延伸阅读:

从本港濒危植物 了解环境中的生物变异|星岛教室

古都长安|星岛教室

STEAM|眼见未为真!拆解Deepfake|星岛教室

唐朝历史|唐玄宗是明君吗?|星岛教室

医学界X战队|星岛教室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