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鴻 - 再訪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教評心思

2023-09-29 16:17

2018年12月,我和教育評議會一群校長和老師到長沙交流,當時漫天風雪,大家在雪地上弄起雪來,開心不已。5年後的今天,我再訪長沙,除天氣挺熱外,其他都沒大改變,但再去參觀「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仍令我興趣盎然。

作為一位修讀電腦科的人,我深明大數據才是創科的根,超級計算中心應用到天氣、航天、軍事、交通、商業等各方面的數據分析,掌握着創科發展的命脈,所以我一有機會,都會申請參觀國家的超級計算中心,而國家自2009年建立第一個「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後,至2022年的13年間,再多建了深圳、長沙、濟南、廣州、無錫、鄭州和崑山中心,至今全國共有8個超級計算中心,各司其職,可見國家的創科發展是如此迅速。

另一個令我們驕傲的地方,是長沙中心的「天河一號」和廣州中心的「天河二號」,在投用時,它們均是當時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而2016年我國自主研製,在無錫中心運作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不但是我國的首名「親生仔」,更是當時世界超級計算機中的500強之首。國家一方面要不斷更新和管理舊有的超級電腦中心,另一方面要不斷創建更強更有效的超級計算中心,以應付瞬息萬變的海量數據。除了需要投放大量的資金外,更需要不同的本地大學、市政府和國家科技部全力支援,才可運作一個超級電腦中心,可見它們對創科發展的重要。

猶記得有一次我興沖沖地去看一個大型的創科展覽,吸引我的固然有發展迅速的機械人,但當時有一間公司向我解釋如何收集潮汐數據,以改善航行的安全;有一個機構向我分享貴州天眼如何收集和分析海量的數據,我才發覺我完全跟不上創科的發展,深深感到數學的重要。

說回教育,現在很多學校在STEAM教育中,都偏重在編程教學上,但我想說「數學是科學之本」,「STEAM」的5個英文字之中,我覺得「M」(數學)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尤幸小學現有9節數學課,而中一至中六的數學都是必修的,那讓學生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所以大家要守緊學校的數學,從中培育和發掘出創科的人才。


蔡世鴻
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教育評議會主席。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29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潘詠儀 - 救火、救災、救人|教評心思

鄭家寶 - 未來教育|教評心思

楊佩珊 - 難忘的9月1日|教評心思

翁港成 - 樂此便不疲|教評心思

陳玉燕 - 以書為禮|教評心思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