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富正 - 新學年建立習慣 提升生活掌控感|學友智庫

2023-09-19 18:06

每年暑假結束,開學的首階段都是一個過渡時期,讓同學收拾心情,調整步伐,為自己訂立新一年度目標,迎接新學年。今年沒了新冠疫情,當各界預期可迎來如常的9月開學季節,卻因天氣異常,開課短短3個星期,就經歷了10號颱風、500年一遇的暴雨極端天氣及紅色暴雨,共停課了3天。雖然或多或少打亂同學適應新學年的節奏,但有較多空間,在開課初期訂立個人目標及執行規劃,以助個人進步及改變。

在訂立目標上,同學多數較局限於成績方面,也容易流於空泛,例如成績改善等,結果流於口號及想法,未能實行。建議同學先預想學期結束時自己的模樣,在學術、校園生活、課外生活、人際關係、家庭等層面上有不同的想像,以此作為參照,從中找到優次較高、較重視的方面訂立目標,切忌目標太多,應該較具體,可以顯示預期的結果,例如提升英文成績至及格水平,會比英文進步來得具體。

訂立目標後就到行動規劃,最有效的實踐是建立日常生活習慣,以實踐目標,例如每天要做運動45分鐘。相信同學都有設立類似的行動計劃,但要變成習慣並不簡單。同學都有經歷過開首一段時間,每天堅持進行,但半個月、 1個月後,卻因大量功課、事務安排而未能持續,這些突如其來的間斷,中斷了整個習慣的建立。

故此,建議同學可以為習慣的建立增加彈性及趣味,方法之一是拆解目標為3項行動內容,內容的強度及所花的時間可以有所不同。例如除了每天做項目運動練習30分鐘,可加入步行15分鐘及1分鐘的身體拉展活動,好讓自己能夠在繁忙的日子中,最少都可以花1分鐘時間完成,持續每天的習慣,縱使只是最低程度的參與,也能讓自己意識到可以每天持續進行,從而建立起一個力所能及的習慣,持續提升對生活的能力及掌控感,提升正向能量。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方富正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學友社全人發展部主管,專注於全人發展及領袖培訓。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19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青妍老師 - 中秋拾趣|學友智庫

梁麗嬋 - 尋覓中華龍(3)|學友智庫

吳文軒 - 國情教育由生活休閒體驗開始|學友智庫

彭樂謙 - 培養學生人工智能素養|學友智庫

梁麗嬋 - 尋覓中華龍(2)|學友智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