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玲 - 語文的教學|快樂家庭

2023-09-07 16:05

最近獲邀到中小學去分享語文的教學,我們都知道語文的能力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語言是思維和學習的主要工具,香港有兩文三語的語言環境,卻一直是重英輕中,雙語並重不容易成功。

回顧教學的路上,上世紀60、70年代是灌輸式教學,80、90年代開始互動式教學,2000年推行教育改革,推動閱讀的文化,學會閱讀也要學會做人,可惜應試的文化,根深柢固,積習難除,觀念難改,孩子都在名次和分數的競爭中,失去了寶貴的信心。

英文是表音文字,中文是表意文字,而且漢字是集形、音、義於一身,死記「字」、「詞」並不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方法,中文對比英文是較難學的,因為漢字數量龐大,有同音字、一字多音、形近字和筆畫複雜等問題。如果能讓孩子們知道這是唯一流傳至今的最古老文字,從有趣的象形字開始,了解漢字的結構,運用各種遊戲、誦詩識字、砌字遊戲、猜謎說字等去引起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動力,打好學習語文的基礎。

閱讀是終身的學習,培養閱讀興趣從小開始,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如學校能營造閱讀的氛圍,書香滿校園,同讀共話,分享和討論,提升理解力和創作力,更要讀寫結合,緊扣生活體驗,讓寫作充滿情味,我手寫我口,樂於用文字去抒發感情,表達意見,讓寫作不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有成功感的樂事。

今天的教學應該是互動的學習,活躍的課堂里要有真正的討論,需要雙方真心的聆聽,勇於提問是探究學習的基本,有疑就要問,只為了應付考試,追求分數的死記硬背,不再是今天學習的方法。

給孩子發現的機會、觀察的機會,還有評論的機會,在今天科技和資訊爆發的年代里,培養探究的精神、自主積極的學習態度,才是學習的要訣!電郵:[email protected]


劉筱玲
作者為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50年教育路上,培育子女無數。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7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劉筱玲 - 一路走來|快樂家庭

劉筱玲 - 與音樂同行|快樂家庭

劉筱玲 - 迷「網」羔羊|快樂家庭

劉筱玲 - 學習力|快樂家庭

劉筱玲 - 閱讀之夜|快樂家庭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