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港成 - 樂此便不疲|教評心思

2023-09-02 15:29

臨近55周年校慶,我校舉辦原創音樂劇助興。是次活動集戲劇、歌唱、跳舞於一身,招募學生參與,藉此為學生提供另類的學習機會。

這次音樂劇純屬自願參與,參加的學生更須於課外時間排練。他們既要熟記歌詞舞步,又要學習唱歌和表演技巧,須額外付出時間,挑戰頗大,因此我本預期參加人數並不多。然而,結果出人意表,一共40位學生自薦參加音樂劇表演。學校為了讓學生有更多學習機會,決定來者不拒。

學校特意聘請歌唱、舞蹈、戲劇等範疇的專業人士來校教授相關技巧。我本來擔心這些專門導師要求過高,故要求導師講解時盡量深入淺出,保持趣味。直至有一次,我到場視察學生的訓練情況,只見導師厲聲批評,我嚇了一跳,擔心這樣會影響到學生排練的意欲,但他們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全神貫注聆聽導師講解,更不時舉手發問。

到正式綵排階段,學生更加踴躍,連平日較被動的學生都露出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我想是因為他們對音樂劇產生興趣,更明白到這是團體演出,知道自己一旦出錯會影響其他同學,所以都竭盡全力,全情投入,展現責任心,發揮團隊精神。到了休息時間,我看見有些學生手持麥克風放聲高歌,有的則在複習舞步。在我看來,與其說他們把握時間練習,倒不如說是樂此不疲,我這時才發現先前的擔憂原來是多餘的。

學生排練期間,除了外聘導師外,還有我校老師在場監督,並協助有需要的學生。排練時間一般長達數小時,當值老師要全程守候,這也是頗費心力的工作,但老師都不甚介意,更會在學生完成練習後,主動跟他們聊天,了解排練時的苦與樂,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追求突破。

這次音樂劇排練,除了讓我感受到師生間的關懷外,更深刻體會到興趣往往會帶來最大的學習動力。學生具有多面性,在合適的環境下,平日被動的學生也會展現積極踴躍的一面。在求學階段除了學業以外,學生不妨多參加不同的活動,多方面發掘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說不定會有意外的發現。


翁港成
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資深會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1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潘詠儀 - 我的「縮時」教育心路|教評心思

陳玉燕 - 以書為禮|教評心思

蔡世鴻 - 花多眼亂|教評心思

潘詠儀 - 中學「新鮮人」|教評心思

鄭家寶 - ESG教育|教評心思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