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寶 - 未來教育|教評心思

2023-09-16 12:44

筆者喜歡聽香港電台葉國華先生的《五十年後》,8月26日的一集,葉老先生問家長們是否準備好開學?對!筆者沒聽錯,讀者沒看錯,對象是「家長」,不是「學生」。節目中,葉老先生提到兩點,筆者願與讀者們分享:

1.新世代的教育着重過程:以體育活動為例,不但是讓孩子長身體,而是在過程中,孩子的意志、情商、團隊精神和組織能力等會被發展。參與的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回應,更是孩子發展綜合能力的表現產出。

2.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要重新認知世界走向: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把自己接受教育的經歷再一次在孩子身上上演是可預期的做法,問題是世界變得太快。虛擬世界和人工智能對傳統知識為本的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至今可以預見的是知識教育會被放輕,資訊太多,知識太多,甚至超越孩子能承載的地步。因此,孩子需要學習的是如何研判、組合和總結知識。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要知道世界往哪里走,網絡和媒體是不可抗的力量,要懂得把握和創造不同的社會、國家甚至世界大事為不同的教育場景,實踐全人的教育。

無獨有偶,暑假期間筆者讀了一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教育的未來」的報告——《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因為全球化、氣候挑戰和數碼革命等相關變化,報告建議學校的課程和教學方法都要改。人權和文化的多樣性是基礎教育不可迴避的議題;環境教育逼在眉睫,學校課程責無旁貸;新數碼時代到來,傳統教育對數碼工具的傳授只有技能,資訊素養和批判精神如何讓孩子掌握和善用。

這兩項資料促使筆者思考在學年之初應該如何部署學校的發展?如何教育家長和老師?一言以蔽之,就是回歸「教人」。2500多年前,孔子已教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筆者認為「未來教育」其實就是還原基本步,Simple is Beautiful。


鄭家寶
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15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楊佩珊 - 難忘的9月1日|教評心思

翁港成 - 樂此便不疲|教評心思

陳玉燕 - 以書為禮|教評心思

蔡世鴻 - 花多眼亂|教評心思

潘詠儀 - 中學「新鮮人」|教評心思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