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慧盈 - 多變世代下持守不變的初心|津中樂道

2023-07-31 12:35

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令人歎為觀止,也令人望而生畏。可用、好用、功能無限發展的人工智能,於你於我,有何價值?人工智能之父Google前副總裁欣頓(Geoffrey Hinton)向媒體鄭重警示,人工智能有可能具有不可挽回的破壞性及威力,叫各人做好心理及實質準備,也提醒政府須作出行動。教育正面對時代巨輪的挑戰,應何去何從?在劃時代的當下,甚麼是教育的真締,值得深思與反思。

入職至今,經過無數的春秋,從剛關始引入電腦的階段,一步步學會中文輸入法,至今已發展至不懂輸入法,也無礙縱橫網絡,無阻電腦應用。教育倡導的教授知識與技能,縱仍有其需要,不過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前綫的師長在與時並進中,更為重要的是,保持那顆就算科技如何先進、知識如何爆炸都沒法取代的初心。在萬變的世界中,不變的是愛。我們每一個也明白沒有了愛,甚麼都不行。

教師之所以不能被機械及電腦所取代,就是天父讓我們有愛。人與人的互動,所產生的果效,沒法用公式推算。教育是讓學生感受被愛,學會去愛,繼而擁有真、善、美的過程,這是甚麼程式也不能促成的。唯有我們這些血肉之軀,親身的接觸每一個寶貴的生命,作有機的互動交流,才能造就莘莘學子。

試想想,無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有多精采,若沒有靈魂,大家只是傳授與吸收知識的機械,那麼有你、有我,沒你、沒我,有何分別,如此這般,教師確是隨時可被取代。真心做教育的人也知道,每一個育人的過程是何等任重道遠。

近年,教育界因為各種的因素,面對前所未有的新環境,須不時反覆思考。作為基督教學校的一分子,深信我們的同行者有足夠的智慧,可以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只要我們憑着愛,無忘初心,定能攜手引領學生,走向美好的未來,活出教育的真締。


司徒慧盈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聖公會梁季彝中學校長。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31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何家欣 - 堅毅迎接人生考場|津中樂道

葉偉儀 - 做人、做事、做學問|津中樂道

張豐 - 從「無言老師」反思正向教育理念|津中樂道

簡偉鴻 - 雙皮奶的啟示|津中樂道

鄺永燊 - 建立中層領導|津中樂道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