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室|4個小技巧 調解子女紛爭

2022-12-20 12:56

上星期跟大家分享過處理子女之間衝突的幾項注意事項,當中提及家長有時候需要協助調解子女的紛爭,今星期跟大家詳細地分享調理紛爭的技巧。

一、對事不對人:爭吵過程中,子女容易因過往積怨而將重點聚焦於對方的不是,家長不妨協助將焦點放回事情上,尋找雙方衝突之事項,而不是數算對方,讓子女學習對事不對人。

二、淡化惡言,尋找背後需要:兄弟姊妹爭吵時,大多專注於自己的立場及利益,容易惡言相向,家長可嘗試以較中性的字眼取代他們的惡言,甚至只聚焦於其背後需要。例子:「他是自私鬼,霸了所有玩具,我等了很久,他一件都沒有分給我,我討厭他。」家長可回應:「你很有耐性等待,但卻沒有得到回應,所以感覺不好。你希望可以玩玩具,對嗎?」通過了解子女背後的需要,將子女從對錯及埋怨中抽離,將關注帶回他們的需要,進而尋找解決方案。

三、討論並執行可行方案:放下立場、關注需要後,家長可嘗試與子女一同討論解決方案。我們過往習慣以較兩極或較簡單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子女爭玩具,我們會建議大讓細/輪流玩。我們需要學習更具體的方式建議方案,例如同一件玩具輪流玩,每人玩多久?誰人計時?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更多未能預計的情況,家長也要協助一一澄清及處理。

四、事後檢討:不論孩子最後能否按大家同意的方案處理問題,家長均可與他們作檢討,了解當中的困難,並商討如日後再發生類似問題,他們可以如何解決,讓他們鞏固是次經驗並於日後生活中靈活運用。如子女能按方案處理紛爭,家長亦應及時讚賞、欣賞他們,表示對他日後解決難題的信心。

兄弟姊妹之間的紛爭總是無日無之,父母不妨趁此時機讓他們學習與人相處之技巧,相信對他們日後與他人合作必有幫助。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鄭芷琪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20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原文標題為〈 相煎何太急(下)〉。


延伸閱讀:

家長教室|子女爭吵不斷 相煎何太急(上)

家長教室|港孩真的很難改?

家長教室|育兒3部曲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家長教室|理想?你想?(下)

家長教室|「理」想?「你」想?(上)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