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牽大手|凡事無完美 學會排優次

2022-12-19 11:55

筆者在香港從事輔導工作,亦有透過視像會議接見海外個案。我留意到,無論是在甚麼地方,人生路上,每個階段還是會有它的大小挑戰,沒有一個國家或城市是完美、或讓人完全沒有煩惱的。


按不同需要或階段調節

由於天氣、文化、教育、工作機會、居住空間,每個地方都有其優勢和限制,需要我們去排優次。我們沒可能甚麼都要最好的,如果心目中的優次是多元文化體驗,那麼要調節的,可能就是未必找到和原居地一樣、穩定而薪優的工作;又或者,事業就會相對放慢腳步,需要慢慢重新建立起來。

同樣原理,家庭生活也是一樣,當成家立室,有了孩子,我們亦沒可能要求生活中每個範疇同樣完美。伴侶、子女、事業、個人興趣等,都在爭取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當中並不是零和的選擇,而是如同上文所說,需要我們排優次。舉例,如果父母覺得在孩子年幼時花更多時間、專心照顧陪伴他們是首要工作,那麼可能在事業上,便需要接受心態或目標方面的調整,未必能再像單身時「衝」得那麼快。

在培育子女方面,這種心態也有好處。孩子於每個階段,作為父母的理念和目標可能亦會有所不同。假設,在孩子較年幼的時候,如果父母相信讓他們相對輕鬆地玩樂,是自己的育兒理念,那麼在學術上的操練可能的確需要放輕一點。又假設,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雖然擔心他們的公開試表現,但如果他們的壓力明顯太大,那麼優次是放在子女的精神健康,還是追趕原定的進度和升學目標,這里可能也需要分輕重和優次。


不聚焦「缺乏」為所得感恩

這種在心態上接納凡事沒有完美,摒棄二元對立思想的取態,有助減輕我們的無助感——彷彿很多事都非常被動、滿有遺憾感。有意識地為自己的人生選項排優次,能夠幫助我們看見:「原來,我仍然有主導權、有選擇的空間。」由此,我們嘗試不用太過聚焦「缺乏」的地方,而是看到整體的圖畫,為握在手中的而感恩,對暫時不理想的地方有所接納。相信這樣對每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有裨益。共勉之。


文︰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19日教育版「小手牽大手」,原文標題為〈排優次的練習〉。


延伸閱讀:

小手牽大手|父母眼中的孩子

小手牽大手|3步執行規矩 讓孩子聽話

小手牽大手|學習自理與規律 小一生的3大常規

小手牽大手|5大方法 培養孩子正面思維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