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學英語|閱讀風氣
2022-12-05 11:49
來到英國探親及旅遊剛好一個月,女兒天恩已經讀了十八本書(橋梁書和小說),我一直觀察着這件事是怎樣形成的。三十天讀了十八本書,即約兩天一本,有些書更是厚厚的,是甚麼力量推動她呢?
天恩小時候,我會鼓勵她閱讀,現在她十歲了,沒有甚麼特別鼓勵,大家的關係變了,現在更像是交流大家讀的書本,所以她那股閱讀動力不是由我推動的。我一直阻止她用手機或iPad,因為我認定這些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帶來的禍害,但有人或者會說適量使用是必須的,未來世界就是科技世界。我有手機和iPad,所以我告訴天恩,如果她想「適量」地使用,問我或她爸爸借,我用這種「製造不方便」的方法,讓她少用一些。
這一個月,她確實少問我和爸爸借用手機,她都在看書。英國到處都是書,舉例說,我丈夫家人住的地方離圖書館不遠,我們這次已經去了五所圖書館,它們都是五至十五分鐘車程便可到達;英國有許多「Charity shops」,必定有書的「section」,每本50便士(約港幣五元)至兩英鎊(約港幣十九元)不等;連鎖書店像WHSmith和Waterstones,每個小鎮都有,再加上The Works這家折扣連鎖店里的書很便宜……到處都是書,怎可能沒有閱讀風氣呢?
丈夫剛申請了圖書證,一張證可借二十五本書,借書服務非常簡單,自助形式,把要借的書放在一個類似scanner的機器上,兩秒後便有「單據」給你,告訴你借了甚麼書、甚麼時候還書。我們常到的圖書館是五所之中最大的,共有三層,每層都有許多大枱給讀者使用,地面那層還有Café。
我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環境定會帶來不同的現象,但我仍相信「inspiration」這回事,到他國遊歷見聞,看到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都希望改變和進步。
推動閱讀不是在學校里勤做讀書報告,公共圖書館定期添置新書就能實現,我們要做的是帶動閱讀風氣,期望着「推手」一一出現。
陳東紅
作者從事英語教育出版二十年,任職於多家報社;現為教育顧問編輯、兒童刊物《BINGO!》出版人、專欄作者及到校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5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