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室|考小學

2021-11-23 11:50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因為女兒已經遠離小學階段,對現時報讀小學的情況不甚了解,所以上星期特意邀請了幾位家長分享。

其中一位家長為子女報了「升小預備班」,學費高達二萬多元。問其原因,原來是家長工作忙碌,無暇為子女準備,所以付錢解決問題。我體諒家長苦處,但究竟值不值這個價錢呢?家長心中無數,只知網上口碑,無實際數據驗證,用錢買心安。有朋友暗忖自己也是長期做家長及青少年訓練,豈容錯失如此商機?詳問內容之下,原來長達二十堂課,朋友立即打退堂鼓。究其原因,她笑說沒有精力捱足二十堂,我卻想到大人已經如此,更何況五、六歲的小朋友?我推斷這些課程一定很精采,否則小朋友斷不可能上足幾個月,可惜這位家長志在「託管」,對內容幾近一無所知,我亦無從評價。

另一位家長擔心子女派不上學校,除了參加「大抽獎」(統一派位),更是私校直資通殺,前後報了超過十所。家長問我是否太多,我回答:「是你太多錢吧!」多數學校會因應校曆集中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的周末面試,即是撞期機會甚大,隨時浪費至少一半報名費。果然開口中,家長說其中幾次面試時間相距一小時,需要「飛的」。小朋友精力有限,短時間內左奔右飛,心情不爽,表現自然在水準以下。報得愈多,失敗愈多,成敗自有因果關係。家長反問我報校策略,我的建議就是適可而止。甚麼是「適」?綜合過來人經驗,三至五所已是極限,太多只會令子女厭戰,處理不好更可能引發家庭衝突。

作為過來人,深明父母緊張的緣由,太過大仁大義的說話,我沒有啟齒,但家長必須明白,即使入了心儀學校,亦未必可以擔保子女的未來,與其終日患得患失,倒不如以「平常心」視之,把多出的精力用來和子女相處,又或發掘他們的興趣,回報可能更大。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Peter Sir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Peter Sir。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23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家長教室|BB波士要話事

家長教室|你是我的Peter Pan

家長教室|停不了的自責

家長教室|父母的三個角色

家長教室|打風落雨下的家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