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幸福家|忍下忍下忍到腦殘

2021-11-18 11:08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在人際間的分歧與矛盾中,有些人會選擇忍氣吞聲,最多蝕底些,藉此避過其他麻煩和傷害。但原來常常被逼忍氣吞聲,可能會出現「腦殘」的後果。

子珊的父母是典型的「高期望家長」,她自小常被父母否定,批評她意見表達得不好,情緒表達也不恰當。因此她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及意見,久而久之,積壓了很多情緒,繼而衍生各類精神情緒困擾,如失眠、孤單、抑鬱、焦慮,甚至強逼症!她在人際關係層面上也深受影響。因為習慣了忍氣吞聲,故此,她不敢或不懂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情緒。唯唯諾諾的表現常令人感覺是很合作、服從、幫得手……但也被視為沒有立場、不堅定、被動、怕事……故此在人際關係上徒得「大好人」的虛名,但其實是「失去自我及畏縮的大好人」。

腦科學的研究發現,這些從被逼以至習慣忍氣吞聲、壓抑情緒的人,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腦殘」。由於腦部原來應有的功能長年累月不被使用,結果可能變成「功能殘缺」。這種情況會否構成永久性傷殘呢?這就要仰賴科學家長年的追蹤研究才可知曉了!

根據人類的腦部結構,大腦內部靠近邊緣的區域是掌管調節情緒功能,大腦較後部區域是調節語言功能,大腦前部(前額葉)專門掌管人的思考、分析、推理、決策等功能。在正常狀態下,當我們與人溝通表達時,這些區域都會很忙碌地運作,互傳訊息,發揮各自及共同協調的功能。不幸地,人若經常忍氣吞聲,這些區域就被逼休息,就像沒有運動的肌肉一樣,日久便被荒廢了!

在說話和情緒表達上常受壓的人,樣子往往是茫茫然。他們難以確認自己有哪些情緒及想法,在與別人互動時常常是很機械化,即是只能在「死忍」與「爆發」兩個極端間盪來盪去!對他們來說,因應不同情況作出協調是一件很陌生和難以駕馭的事,情況就如騎上腳踏車但卻未學曉駕駛一樣。

「腦殘」是一個漸進式過程,但絕對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父母和家人培養一個讓孩子輕鬆自在表達自己的環境,無論他們是在兒童期抑或青少年期,都尊重他們的發言權,鼓勵和引導他們在情、事和理等方面表達,他們的大腦就能有好的發展,在心理和人際等方面健康成長。

戴惠嬋
本欄由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及輔導員輪流執筆;本文作者為戴惠嬋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18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拼出幸福家|兒童壓力不簡單

拼出幸福家|建立幸福婚姻之原則(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