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延退休年齡 為養老金重擔拆彈

2024-09-14 00:00

內地退休制度將迎來重大變革,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由明年元旦起,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由60歲延遲至63歲,女幹部由55歲延遲至58歲,女職工則由50歲延遲至55歲;在2030年元旦,將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這些措施將有助紓緩人口老化對養老金的財政壓力,但政策只是治標,治本還須解決人口結構問題和提振經濟。

延遲退休的倡議自2013年提出,研究了11年終於拍板落實,可說是因應現實需要不得不改革。現時的退休年齡制度是在1950年代制訂,一直沒有改動,可是人均預期壽命由當時約40歲增至現時78.6歲,令退休制度已追不上時代需要,也使內地退休年齡比歐美國家早得多。隨着人口老化日趨嚴峻,而出生率已連續兩年呈負增長,勞動人口由2011年9.4億人減至去年的8.6億,根據國家衞健委估算,60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將由去年2.97億增至2035年的4億。
改革過時制度應對人口老化

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衍生了兩個問題。第一,勞動人口持續減少,贍養人口增加。據官方數據顯示,全國參與社保養老金的在職人數逾3.79億人,已退休人士近1.42億人,意味2.67個在職工人供養一名退休人士,而北京大學一項研究推算,到2050年是1.6名在職工人供養一名退休人士,對勞動市場和經濟增長將造成沉重壓力。第二,人口老化意味領取退休金的人數將越來越多,但繳納社保養老金的供款人越來越少,令資金池將會出現入不敷出問題,社科院更大膽估計,到了2035年,全國養老金的結餘將耗盡。

面對人口灰犀牛臨近,當局無法避免地要正視養老危機,並盡早作出改革。全國人大通過決定,因應民眾預期壽命增加而延長退休年齡,是與時並進,讓其繼續發揮生產力,以緩解勞動人口下降的影響,繼續為養老金供款多一段日子,並將發放退休金時間推遲,以緩解退休金的壓力。

當局吸取法國延長退休年齡掀起全國抗議浪潮的經驗,在推行相關改革並沒有採取一刀切,而是採取漸進式、自願和彈性實施,盡量對哪些離原法定退休年齡較近、或快要繳滿15年的職工的影響減到最少,讓改革能有序推行,順利過渡到位。
鼓勵生育須先穩經濟穩就業

當局從大局觀看待養老金危機是無可厚非,但民眾卻只着眼自身利益,對延遲退休年齡、提高繳費年限頗有微言。不少人指當前經濟增長放緩,企業縮減規模或裁員,政府延長退休年齡,並不代表60歲還有老闆願意要你,很多從事資訊科技業的打工仔到了35歲就面臨飯碗不保憂慮,社會就業壓力大,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7.1%。

因此,延遲退休年齡只是緩解養老金的財政壓力,要解決問題的關鍵,須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要設法完善退休制度,因單靠基本養老金並不足夠,須設法鼓勵民眾自願購買個人養老金。可是,近年股市低迷,令不少基金損手,連社保基金去年投資也虧損5%,使民眾更不敢買個人養老金。要扭轉民眾不願投資心態,當局須設法出台新措施刺激經濟,當經濟好轉,有望帶動股市回升,社保基金以至個人養老金有可觀投資回報,自然讓更多民眾對買基金重拾信心,為未來退休生活早作部署。

此外,當局長遠要推出一些政策鼓勵生育,包括生育補貼、稅務寬減和加大託兒服務,冀能使出生率重拾正增長。假若當局能穩住就業環境,保障青年有工做,有穩定收入,在鼓勵生育自能事半功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