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社會準備充足 同心邁向無塑生活

2024-04-19 00:00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將於下周一實施,從社會各界對走塑令的反應平靜來看,相信新措施有望順利推展,不會像垃圾徵費般未推出便一片混亂而需要推遲落實。兩大環保政策引起不同社會反響,凸顯環保署在推動移風易俗政策時,須循序漸進,切勿抱着一步到位的心態,而且還要做好宣傳配套,讓社會普遍接受,齊心走塑,邁向無塑生活。
循序漸進推行予業界時間適應

走塑令下,全港所有食肆和商戶將不再提供或銷售膠柄棉花棒、雨傘袋以及膠刀、膠叉、膠飲管等膠餐具,酒店客房不再提供膠柄牙刷、剃鬚刀、膠梳、樽裝水、小樽裝沐浴露等。在新措施實施前,食肆大多已準備好非塑膠外賣餐具,而酒店業在客房裝設濾水機或電熱水壺、竹柄牙刷、可補充裝沐浴露等。

跟推行垃圾徵費政策相比,業界和市民對走塑並沒有太多疑慮,願意配合,究其原因是環保署在執行上採取截然不同手段。當局在落實垃圾徵費方面想一蹴而就,以為只要宣傳購買指定袋包裹垃圾便可以,對執行細節一律欠奉,讓物管處、前線清潔人員和市民有很多疑問,而當局提供的資訊混亂,又沒有足夠配套,大有擾民之嫌,最後要改為推行先行先試計劃,在試行中找出和梳理問題,並試圖找出解決方法。

反觀走塑主要是面向供應商,從源頭減塑,環保署採取了循序漸進原則,分兩階段落實,首階段是針對一些已有替代品選項的膠餐具和塑膠產品,而下階段是針對現時替代品不多的膠杯和蓋、膠食物容器,讓業界有時間適應接受和物色替代品供應商。

在推動走塑方面,當局在配套和宣傳上做得相當到位。環保署早在前年便設立綠色餐具平台,為食肆提供替代品和相關供應商的資訊,好讓業界查詢和格價;去年底更派大量人員走訪全港2萬間中小型食肆、1.1萬間零售店和1800間酒店,協助其適應新法例。環保署近月更邀請餐具和酒店用品供應商解說和示範,了解到非塑膠餐具和產品選擇多,成本跟膠餐具相若,而且耐用,隨着越來越多商戶訂購,最終成本仍有下降趨勢,釋除業界的疑慮和誤解,讓其毋須擔心因走塑會導致經營成本大增而需要加價轉嫁給消費者。

當局亦考慮到小型食肆需時適應,故將走塑實施後的首6個月定為適應期,若發現食肆違規,會了解其面對的困難,提供建議,並作出教育、勸喻和警告,只會對屢勸不改的食肆考慮採取執法行動。
自備環保餐具培養走塑習慣

至於市民對走塑並不抗拒,因大家的環保意識提高,明白到塑膠垃圾不易降解,長期殘留在泥土或海洋會破壞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社會有共識要採取措施減少塑膠產品的使用。港人經常外遊,不難發現日本、歐洲、台灣早已實施走塑政策,走塑是世界大趨勢,香港現時有必要追落後。事實上,一些環保意識較高的市民早已身體力行,努力將走塑融入日常生活中,除了外出自備環保袋,在叫外賣時已選擇走餐具,故當局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上班一族在辦公室自備一套餐具,為環保出一分力。

業界若想加快推動走塑進程,大可以為那些攜帶自備杯和餐盒的客人提供經濟誘因,讓更多市民積極參與,而台灣的經驗證明是可行。台灣人愛喝手搖飲品,每年消耗40億個即棄膠杯,當局為鼓勵民眾走塑,規定連鎖店須為自備杯的客人提供5元新台幣折扣優惠,結果不少人隨身攜帶自備杯,令膠杯使用量大減。

走塑是環保大趨勢,港人近年也開始關注,慢慢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減塑和走塑的習慣,在社會準備充足的氛圍下,期望新法例生效後,進一步提升全港市民的環保意識,更積極選擇無塑生活方式,促進社會向可持續發展轉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