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轉戰網絡自救 舞台劇線上公演

2023-12-25 00:00

李藹儀指,藝術應在最艱難的時候,最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
李藹儀指,藝術應在最艱難的時候,最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

疫情造成空間阻隔,卻締造藝團數碼躍升契機。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余潔儀指,疫情初期確是有點措手不及,但後來不但有「Plan B」,更有「Plan C」,「如海外藝術家若不能來港,會讓他們做網上放映版本。」疫下也衍生不少跨空間演出,如2021年快刀劇場的《無晴情天氣報告》,主創未有來港,全程與本地演員在屏幕前隔空合演;同期的《鼠疫》因未能實體公演,要改為網上放映,「當中英語版由身處6個不同地區的演員,分別在6個城巿上演。」余潔儀坦言,同事本專注「做舞台、做演出」,疫下要掌握拍紀錄片、做字幕,發展部人員也學會做網上開幕式和線上新聞發布會,「每次有2手準備,工作量是2至3倍。」

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李藹儀指,舞團宗旨是「舞動不息」,早於2020年3月已推出「港芭@家 」網上頻道,笑言「當是電視台咁做」,由舞者分享訓練、健身、化妝乃至煮食等資訊,「我們一定要保持舞蹈員處於精力充沛狀態,故疫初已決定做網上活動。」她笑指,疫中人人留在家裏,創作被看到機會更大,「全世界都望住電腦,那是『最大的窗口』,令我們的創作可面向世界各地。」疫情中保持網上曝光,亦增添不少商業合作機會,如與運動品牌合作教健身等。
舞團開頻道「將創作面向世界」

疫情亦予舞團建立拍攝專隊契機。李藹儀指,芭蕾舞拍攝難度高,攝影師須掌握舞台術語,才能找到最佳拍攝時機,「過去有舞團導師情急下自己拿攝錄機拍。」受惠於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舞團有機會與不少電影工作者結緣,從而建立拍攝隊。李說:「他們不叫攝影部,而是創意媒體工作室,因其工作絕不局限拍嘢,也涉及創作。」她舉例,在籌備明年1個涉藝術科技項目時,部門同事主動建議加入延展實境(XR)、擴增實境(AR)等元素,非滿足於「純拍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