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公」叫賣 噪音大研罰1萬

2023-08-11 00:00

環保署建議修訂《噪音管制條例》,加強管制店舖及商販使用揚聲器作叫賣。
環保署建議修訂《噪音管制條例》,加強管制店舖及商販使用揚聲器作叫賣。

(星島日報報道)環境保護署建議修訂現有《噪音管制條例》,加強管制店舖及商販使用揚聲器作叫賣,並設立定額罰款1萬元的機制等。《星島》記者昨日到深水埗查察,發現在鴨寮街與北河街一帶有多間商舖使用喇叭協助叫賣商品,噪音水平達92分貝,亦有菜檔使用大聲公宣傳特價優惠、吸引途人注意。有檔主認為叫賣屬地區特色和傳統,形容罰款1萬元是「趕盡殺絕」,預計生意會減少七至八成。有市民就贊同應加強罰則,望可減輕對居民的滋擾。
售賣電視盒子的職員陳先生表示,現時已「無乜生意」,「嗌都無人買」,且若聲音太大會引致附近居民投訴,認為一般叫賣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他又指,叫賣是鴨寮街的特色,不應被扼殺。若實施1萬元的罰則,直言會面臨「執笠」。
記者鴨寮街實測最高達92分貝

售賣花灑頭的檔主劉先生直言若實施新罰則,生意將大減七至八成,指不用咪高峰和喇叭難以向客人介紹產品,途人經過亦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他指若「一嚟就罰1萬」太嚴苛,可限定發生某分貝以上才算是違規,會較易讓商戶適應。

深水埗居民李小姐直言「喺屋企周不時都聽到嘈音,不分早晚都有」,認為新罰則有阻嚇性,對居民是好事,指做生意不需要靠叫賣,「路過都想快啲離開嗰個有噪音嘅地方」。

市民梁先生也贊成罰款,認為公眾地方「成日開住個大喇叭嘈喧巴閉」很滋擾,1萬元罰款有阻嚇性,足以讓部分商舖「收聲」,減少對樓上居民的滋擾。但他不認同罰款一刀切,建議可先用儀器量度,超過某一個分貝就給予警告,第二次再犯才罰錢會較合理。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直言政府的建議「莫名其妙」。他強調,絕對明白個別商販在戶外地方不控制聲量,隨意使用揚聲器,十分惹人反感,需要嚴肅處理,「教而不善者,絕對要加強打擊」。然而現行法律已可對違規人士罰款5000元,問題在於執法力度是否足夠。

他又稱,香港是自由經濟市場,現時經濟仍在復甦階段,政府都希望「做返旺個市」,反問政府推動「開心香港」,「到底是想靜靜地搞,還是熱哄哄地搞呢?」一些市集都在公眾地方擺賣,要生意好當然要大聲叫賣才有氣氛。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鄰近商販及部分居住在低層的臨街基層群體均苦不堪言,經常受到商戶的揚聲器或真人叫賣的噪音滋擾。不過她也擔心禁止使用揚聲器會影響小商戶的生意,建議可分時段禁止使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