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限鬧劇不息 加快「去美元化」步伐

2023-05-26 00:00

美國債務違約危機進入最後一周倒數階段,白宮與共和黨眾議員的談判仍膠着,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令違約風險憂慮充斥市場。不過,兩黨只是繼續在玩膽小鬼博弈,看誰先讓步,故很大機會像往年般在死綫最後一刻前達成協議,以鬧劇收場。縱使危機最後化解,但美國政府若不採取行動削減開支,一味提高債務上限,只會削弱美債的吸引力。
兩黨玩膽小鬼博弈大限前妥協

提升債務上限談判本周初曾暫現樂觀氛圍,總統拜登縮短亞洲之行,趕回美國與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談判,但進展甚微,共和黨議員更質疑財長耶倫指聯邦政府最快6月1日沒有足夠資金支付所有帳單,將導致違約,旨在製造大限危機感,逼他們妥協。共和黨擺出不着緊姿態,隨着債限死綫臨近之際,惠譽將美國評級納入負面觀察名單,反映兩黨爭拗加劇,令債限談判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美國史上首度違約。

談判膠着,因共和黨要求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尤其是優先取消去年提出對大學生貸款減免、領取食物券人士須積極找工作,拜登若同意,意味放棄過去兩年的重大政策,回到一事無成的起步點,對尋求連任的拜登很不利。若白宮與共和黨未能在大限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債便不再是最穩健安全資產,一旦市場拋售美債,將觸發嚴重信貸危機,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環球經濟勢將被波及。正因為違約後果嚴重,金融市場大鱷便利用債限談判無進展,在股市和債市中興風作浪,從中圖利。

債限僵局可能出現3個結局:(1)在大限前有驚無險地達成協議,期間金融市場反覆難免;(2)過了大限後才達成協議,像1995、2011及2012年部分聯邦機關要暫時關門,股市會先應聲下跌,其後隨着協議達成才慢慢回升;(3)美國債務違約,股市將出現暴跌。

不過,美國出現違約風險機率不大,因自1960年以來已先後出現近80次債限危機,幾乎是每年上演一次,但始終未曾試過違約,因兩黨只是將舉債上限當成博弈武器,在互相開天索價下討價還價,過早讓步難以向基本盤交代,故往往拖到最後一刻才退讓,看誰是膽小鬼,絕不敢玩火過頭,以免要揹起違約罪魁禍首的惡名。
若處理過程不當隨時變灰犀牛

對市場人士來說,美國債限危機是一場政治鬧劇,兩黨只顧撈取最大政黨利益而置國家利益不顧,但今次危機卻有所不同,因當前美國面對的不止違約風險,更面對其他更嚴峻問題。首先是高通脹問題,聯儲局為此由去年起持續大幅加息,才將高通脹慢慢壓下來,但始終高居不下,本來市場預期聯儲局下月會暫停加息,年底才開始加息。可是剛公布的議息記錄顯示,聯儲局官員對利率走向存在分歧,考慮繼續保留加息遏通脹的選項,令加息陰霾仍困擾市場。

此外,持續加息對經濟的後遺症亦已浮現,不但令經濟增長放緩,由去年第4季2.6%減慢至今年首季1.3%,還導致債價大跌,令手持大量美國長債的3家地區銀行資產大縮水而宣告倒閉。地區銀行危機看似暫告一段落,但民心依然不穩,一旦美國債務違約,可能令銀行再現擠提潮,亦影響全球對美債信心大打折扣,拋售美債,屆時勢令美國以至環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還會加快美國經濟衰退。

雖說美國債務違約風險不大,但若處理過程不似預期,即使出現短暫聯邦政府停擺,在市場人心虛怯下可能讓事件變成灰犀牛,故投資者不能掉以輕心,做好風險管理。即使危機最終獲得解決,在高通脹、高利率環境下,美債已不再是零風險資產,為免每年被美國政客拿債限危機折騰,相信環球資金流向將有所轉變,加快「去美元化」步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