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三管齊下解決困難 全面助力港青發展

2022-10-26 00:00

隨本港防疫放寬,經濟好轉的好消息傳來,本屆政府的《施政報告》也緊接其後出爐,為社會各界打入一劑強心針。在早前特首提出政綱時,筆者便已發現,本屆政府着力培養香港青年成為優質人才,推動他們投身社會建設;亦從多方面幫助青年就業,為他們提供保障。即使民青局承諾的以「青年發展藍圖」尚未發布,但從已出台的《施政報告》中不難看出,本屆政府正在實踐自己的諾言,將政綱的目標一一具體化落實,協助青年人解決在發聲、就業、房屋上面對的困難。
聆聽青年聲音 投身社會建設

落實任何措施之前,需先做好全面規劃。而做好規劃的前提,則是發現真正的問題和需求。青年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主人翁,他們的真實需求正是香港需解決的問題。《施政報告》提到,民青局正聯同「青年發展委員會」廣泛聆聽青年人和持份者意見,至今已舉辦及參與了超過八十場活動,並正陸續到訪全港十八區。此舉措有助了解青年人的意見,將他們的心聲納入藍圖之中,也讓藍圖成為青年真正認可的發展規劃。

此外,政府也重視建立青年常態化發表意見、參與相關工作的途徑。政府亦計畫推出「青年參與倡議計畫」,翻倍參與計畫的諮詢委員會數目,發揮其作為人才「孵化器」的作用;並選定兩個與地區事務相關的委員會並開放部分名額,讓青年人自薦為委員,鼓勵他們參與地區建設,就地區工程、青年發展和公民教育等議題發表意見。使青年在發聲之餘,也能參與到實質性工作。

對於想更進一步投身社會建設的青年,政府也提供了相關渠道。例如鼓勵政府不同部門和專業職系組織青年小組,定期舉辦活動;讓保安局加強紀律部隊青少年制服團隊的生涯規劃和實習機會等。有志青年由此得以加深對政府工作及制服團隊的了解,從而在日後更有效地以專業身分建設香港。有了發現需求、發表意見、參與工作的完整途徑,青年的聲音才能被落到實處,社會建設得以完善。
拓闊青年視野  助力港青就業

青年就業一直為本港一大議題,各屆政府均着力讓香港青年在全球化的世界裏拓闊視野,掌握核心競爭力。本屆政府也相當重視青年就業問題,從視野開闊、經驗交流、機會提供三個層次層層遞進,助力港青就業。

首先,其計畫舉行香港桂冠論壇,廣邀歷年獲頒發邵逸夫獎的得獎者(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全球知名的海內外傑出科學家出席並與各界合作。香港青年在其中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科學人才交流,提升香港青年對科學的興趣,進一步推展STEAM教育和多元活動。

其次,政府亦計畫由明年起每年舉辦「香港青年節」,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舉行各式各樣活動凝聚青年人,讓青年在活動中交流經驗,分享彼此的經歷和不同的知識。青年最明白彼此的處境和痛點,相信活動能夠協助青年在經驗中發展潛能,提早做好就業準備。

此外,政府會恒常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推動參與企業聘請和派駐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幫助香港青年獲取內地就業資訊之餘,也助力香港青年抓住內地重要發展機遇,接軌國家重點發展的大灣區。另一方面,政府將繼續透過「青年發展基金」兩個資助計畫,為香港青年提供大灣區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協助他們解決創業初期的資本需要,延續創業風氣,讓香港青年實現理想。
提供後勤保障  青年無憂發展

香港地少人多,房價高企,成為青年的沉重負擔。初入社會的青年難以負擔租金,即使工作多年,可能依然無法負擔高昂的房價,使租金成為經常性開支。面對生活重擔,香港青年未免在做決定時瞻前顧後,難以放開身手,大展拳腳。

本屆政府針對租金和房價問題,分別提出針對性措施:在租金方面,政府計畫擴大「青年宿舍計畫」,以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並將房間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物色合適的賣地計畫項目等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力圖在五年內提供額外約三千個宿位。在計畫下,青年支付的租金約為市值租金的六成,生活壓力大大減輕。特別是對於初入社會的青年而言,租金減少的四成尤為重要。青年也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使計畫在幫助青年之餘,亦能培養其感恩助人之心,比單純的津貼更有意義。

在房價方面,政府計畫推出更多「首置」土地,在下個財政年度的賣地計畫再度推出「首置」項目。過去申請購買「首置」單位超過八成半是四十歲或以下青年,更多「首置」項目將有助青年置業,免除租金煩惱,更能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業。

行勝於言,本屆政府根據選舉政綱的承諾,逐步推進了青年發聲、就業、房屋等各項措施的細節和展開,讓人期待今後的表現。然而,本港青年問題複雜,青年仍面臨跨代貧窮、養老重擔等困難,需要政府積極思考解決。筆者希望,本屆政府能延續高效實幹的執政風格,聆聽社會和青年的聲音,融合各界資源,為香港青年塑造更有利發展的環境,讓香港青年得以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實現自己的理想。
麥融斌
香港青年聯會常務副財務長
香港深圳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