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筆論政|為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訂績效指標

2022-10-26 00:00

上星期,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重預防、早治療」方針重整醫療體制,方向正確。對於市民長期詬病,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亦提出多管齊下的方法,目標是把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在下一個年度縮短百分之二十。
行政長官敢於觸碰社會上的老大難問題,並為此提出績效指標,讓公眾更容易掌握施政成效,做法值得一讚。而為內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設下指標,大家更不會反對。然而,面對香港踏入超高齡化社會,醫療需要預計急增的情況下,當局往後必須加大力度,持續改善指標的深度及闊度,才可以讓市民確切感受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及改善施政帶來的幸福感。
須持續改善指標深度闊度
先講這項指標的深度,輪候時間減少百分之二十是一個甚麼概念?以我比較熟悉的九龍中聯網為例,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底,內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最長達到一百一十五星期,即大約二十六個月。就算《施政報告》提出的目標完美落實,病人都要等二十一個月才可以首次就診。而且這個數字並非最長,如果從全港七個聯網層面來看,最嚴重的港島西,就算縮短了百分之二十,穩定新症也可能要等二十六個月,即兩年以上才可以首次見到醫生。面對這個情況,市民不但會擔心「小病變大病」,更難免會質疑行政長官所講的「重預防、早治療」的醫療方針,能否真正落實?
再講指標的闊度。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一位長者可能「眼又矇、骨又痛」,又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隨時要向三、四個專科求診。再以長者人口比較多的九龍中聯網為例,眼科的輪候時間,就比內科長,更經常高踞全港各個聯網的首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眼科穩定新症最長要排隊三十五個月,即要等待接近三年才可以求診,與去年相若,市民真的等到無眼睇;另外,骨科也是九龍中居民的另一個痛點,輪候時間可能長達二十五個月。順帶一提,如果需要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更有一成患者需要等待至少四十六個月,即接近四年才可以安排,情況絕不可接受。
可見,《施政報告》關注的內科,只是眾多專科門診其中一項,而且輪候時間,亦未必是各專科門診中最嚴重的「重災區」。
為此,筆者促請當局一方面從不同方向:包括增加醫護人手供應;擴大公私營醫療協作計畫;分流專科病人至基層醫療;以至發展預防性醫療服務等,為公營醫療系統擴容增量,縮短目前專科門診輪候太久的問題,同時以《施政報告》提出的績效指標作為起點,以更進取的態度,逐步就各項專科門診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制訂切合市民期望的績效指標。
李慧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