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影響選情 日政壇勢加劇右傾化

2022-07-09 00:00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昨晨在奈良縣為黨友助選,發表公開演說時,遭槍擊身亡,舉世震驚,這固然與戰後日本暴力罪行率低有關,最令人費解的是兇手竟是海上自衞隊前隊員。雖然兇手行兇動機仍在調查中,但作為日本政壇「太上皇」的安倍突然斃命,相信會在政壇掀起右傾化風暴,執政自民黨黨內可能要洗牌,首相岸田文雄今後施政少了掣肘,有望走自己的政治經濟路綫,但對華政策難有重大調整。

這是日本戰後首次涉及首相級別官員遇刺的政治事件,六十二年前,時任首相的安倍外公岸信介,與美國簽署修訂美日安保條約,激起保守派人士不滿,遭右翼青少年行刺受傷,岸信介內閣隨後宣布總辭。其後半個世紀,日本偶爾有政客遇刺,大多是右翼團體所為。今次刺殺安倍的兇手是在二〇〇五年退役的海上自衞隊員,他宣稱對安倍強烈不滿,決意要殺死安倍,暫時不清楚他為何如此仇視安倍。
派系或大執位岸田成贏家

事實上,安倍兩度拜相,成為戰後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然而民眾對其評價不一。有的不滿他推行「安倍經濟學」,透過量化寬鬆、增加政府開支和提振民間投資「三支箭」刺激經濟,結果令貧富日益懸殊;有的對他強行解禁集體自衞權、通過自衞隊海外派遣法,並致力推動修訂和平憲法表示反感。兇徒選擇在明天舉行參議院選舉的敏感時刻前夕下手,背後是否有政治動機,需要警方繼續調查才能理出真相。

不過,安倍遇刺身亡,勢必會改寫日本政壇面貌。首先,自民黨在去年眾議院選舉中勝出後,安倍下一步是拿下參議院絕對控制權,即取得三分二議席,未來修憲便勝券在握。可是,他昨天為黨友助選卻遇害,有右翼分子除了譴責暴力外,更馬上將事件定性為暴力挑戰民主,揚言絕對不能向暴力低頭,讓日本民主陷入危機。這種煽情做法,相信會引起選民的同情心,激發成投票動力,投票給自民黨候選人,令自民黨及右翼政黨議席有望取得佳績,使右派勢力進一步坐大。若右派議席超越修憲所需的三分二門檻,將加速修憲進程。

參議院改選後,自民黨內各派系可能要重新整合。自民黨有七個主要派閥,安倍領導的安倍派在國會內共有八十七個議席,屬最大派系,其餘依次為麻生派、茂木派、岸田派、二階派、石破派和石原派。由於安倍在黨內政治實力最強,即使他卸任後,卻依然在幕後指指點點,成為「太上皇」,可是他未有着手培育接班人,其突然離世,派系內沒人有足夠威信可穩住局勢,若其他派系聯手,相信會削弱安倍派勢力。一旦安倍派議員覺得留下來無法獲到政治好處,可能另投別派,使派閥勢力面臨大執位。

對岸田文雄來說,安倍身亡,讓他成為贏家,一方面,終於可擺脫安倍的掣肘,今後在制訂政策和用人方面有較大自主空間;另方面,未來三年沒有全國性選舉要舉行,讓其有足夠時間扶植親信和推行自己路綫的政策,為長期執政做好鋪墊。至於是否繼續推行「安倍經濟學」,視乎警方調查兇手行兇動機而定,若涉及不滿當局狂印鈔發債,導致日圓近年大幅貶值、通脹上升,岸田和日本央行便有必要重新思考應否調整貨幣政策,以免民怨愈積愈深,成為政治隱患。
緊隨美國對華政策難大變

儘管岸田未來施政上有更大話語權,即使其起用的外相林芳正屬知華派,但不會因沒有安倍便貿然改變對華政策。他和安倍一樣都視美日安保同盟為外交基石,須堅決緊隨美國強硬遏華政策。

安倍離世,對日本政壇掀起的風暴正在醞釀中,而明天參議院選舉正是觀察這場政治風暴威力的首個窗口,若自民黨取得大勝,意味日本政壇右傾化趨勢進一步成形,一旦修憲成功,將令亞洲形勢複雜多變,難以預測。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