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輸入灣區醫生 資格審查嚴把關

2022-06-24 00:00

因應醫護流失率急增,醫管局決定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畫,引入內地有經驗醫生來港,紓緩人手荒。此舉繞過現行法例的規範,在醫院人手出現青黃不接之際,僅屬救急權宜之計,相信會引起業界非議,當局須加強解說,釋除醫護疑慮,亦須確保引入的內地醫生資格符合國際醫術水平,並有豐富行醫經驗,才能讓市民安心。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宣布,將於下半年從大灣區三甲醫院引入有經驗水準的醫生,包括早前曾來港支援抗疫的醫護人員,到本地公立醫院幫手。初期以邀請西醫為主,他們在港待遇,與海外來港醫生一樣,目前正與廣東省衞健委商討,用輪替制度,每人來港不超過一年,希望首批可以有五至十名醫生。他不排除將來還會招募內地護士、中醫和其他醫療職系人員。
外援來港寥寥成效待觀察

醫管局急於引入內地醫生,皆因公院醫護離職問題嚴重,截至四月的過去一年,全職醫生流失率達百分七點九,即有約五百名醫生離職,比上個年度的百分四點六為高,至於全職護士流失率更高達百分九點五。在疫情再現反彈之際,醫護人手嚴重短缺,隨時令問題雪上加霜,須設法盡快增聘人手「補血」。

當局明白到醫生荒日趨嚴重,去年修例引入海外醫生,早前公布的首兩批認可醫學資格的五十所海外醫學院,希望可紓緩人手。儘管當局敞開向海外醫生招手的大門,但雷聲大雨點小,至今申請人寥寥可數,成效仍有待觀察。

面對人手短缺,當局唯有另闢途徑,繞過現行法例安排,以引薦方式從大灣區三甲醫院招聘內地醫生,包括年初來港支援抗疫的醫生,申請有限度註冊來港工作,採用輪替制度,一來他們曾來港支援,對公院運作模式已有一定了解和認識,可縮短與本地醫護的磨合期,而且懂說粵語,與病人溝通沒難度,抵埗後便可埋位工作。二來工作期限僅一年,人數亦相當有限,讓本地醫生和準醫科畢業生不會產生飯碗或升遷機會被搶的感覺,願與對方合作。

雖然醫管局有意向曾助港抗疫的內地醫生率先招手,這批醫生或許對處理疫情經驗豐富,但未來透過交流活動來公院卻可能分派到不同科室工作,是否可以同時診治和照顧不同病情的病人需要,而且其專業資格是否獲醫委會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都需要認真處理好,畢竟特別註冊委員會在審議認可醫學資格名單中,暫時內地僅復旦大學獲承認。若要引入大灣區醫生幫手,委員會須加快審議餘下五十所醫學院資格,希望有更多內地醫學院入圍,尤其是鄰近香港的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一旦這些醫學院上榜,意味其醫學水平可與國外一流學府媲美,便可增強市民對引入大灣區醫生的信心。
宜檢討輪替免磨合期不斷

此外,若內地醫生來港交流,經過一番磨合後漸漸融入公院運作後,卻因輪替期屆滿須返回內地崗位,由另一批內地醫生接替交流,本地醫護和病人又要重新磨合,互相適應,未免浪費時間和資源,醫管局應設立機制跟表現良好的內地醫生續約,並須定期作出檢討。

在醫護短缺下,為免公院運作受影響,醫管局以彈性手法,透過交流方式引入內地醫生救急,是值得嘗試,但同時亦要在引入海外醫生方面繼續拆牆鬆綁,以兩條腿走路,外援內援並重,才能解決醫生荒,讓市民獲得適時適當醫療服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