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增體育資源 爭做「灣區龍頭」

2021-08-1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港隊在奧運會上奪得佳績,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正思考在大灣區發展當中,香港如何在體育層面上都可扮演重要角色,料以香港的實力和架構背景,如低稅制、良好法治和流動性高,加上啟德體育園和白石體育園等,「軟硬」兼備,只要繼續投放更多資源,將來可以爭做「灣區龍頭」。他又指,大灣區城市各有獨特優勢,屬良性競爭,和大灣區城市共同協辦體育或文化盛事,互相補足,發揮協同效應。

「體育發展可以好闊好大。」在大灣區發展上,香港一直爭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徐英偉提到「一見到外國領事」,就會詢問外國足球隊有否興趣來香港,因有外國球隊面對財赤,笑言「(球星)美斯都要轉會」,也問足總「未來有否興趣搞多些足球盛事」,而且,「不要只是來香港,要走勻灣區幾個場」。他相信,「個個都很有興趣去灣區」,但他會說「要來灣區,當然來香港先,香港都是灣區」,強調「想入門,要來香港先」,未來規劃上,香港在大灣區的定位重要,不論是文化、體育等,「怎樣將全世界的好東西經香港帶入大灣區,有些則由灣區經香港走出去。」

徐英偉認為,以香港的實力和背景,只要繼續投放更多資源,將來可做「灣區龍頭」。「我想全世界很難找到一個城市搞運動,有軟件硬件及制度」,在「軟件」方面,如低稅率,良好的法治,「錢銀又簡單流動」;於「硬件」方面,亦愈來愈多,如未來將會落成的啟德體育園和白石體育園,以及現有的單車館,「另一個優勢是水上活動,我們真是有最好的帆船賽和賽艇」,形容香港「海陸空都得」。

他坦言不擔心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競爭,認為是「良性競爭」,大灣區城市各有獨特優勢,如深圳的科研比較強,香港在法律上則有優勢。他更希望「兩三個(大灣區)城市一齊做些大型項目」,可互相補足,達到協同效應。他又舉例,當一個球隊決定是否來香港,大灣區市場會比單是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大,故與大灣區城市合作的效果更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