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打破醫學傳統 AI檢測認知障礙

2021-08-18 00:00

全球至今仍未有一種有效治療方法,能夠完全治瘉認知障礙症。因此,早期診斷成為延緩此類病情惡化的關鍵。

話雖如此,想要正確辨認出認知障礙症的初步患者,絕非易事。準確的診斷,需要依賴醫生辨認潛在患者認知能力細微的變化,只透過寥寥可數的問診機會,醫生有時也很難斷定診斷對象為初期患者,導致患者的病情未能及早發現,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認知測試提供一系列參考指標,來衡量長者認知狀況,有助於診斷長者是否患有認知障礙症。測試包括簡單數學題目、讀寫評估,以及圖像記憶測試等。但對於長者而言,題目內容艱澀難懂,致未能完成所有題目,繼而影響醫生對於其是否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判斷準確性。

近期,有研究人員藉實驗,使用人工智能(AI)篩選出輕度認知障礙(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患者。

相對於複雜的認知測試,人工智能透過簡易的日常問答方式,了解長者身心健康狀況,包括心情變化、日常作息、飲食習慣和睡眠質量等等。題庫內容,皆為此類患者度身定制,如「你昨天吃了甚麼?」,而人工智能可以從中察覺長者記憶的變化、語言特徵和聲學特性,包括音調和停頓。

類似於「我吃了有天婦羅的日本拉麵,有蝦、蘿蔔和蘑菇的天婦羅」等潛在患者的答案,亦會被人工智能記錄在案,並能夠對比潛在患者和常人的回答,從而理解和識別患者和常人,在話語中細微的認知差異。

鑒於老年認知障礙症的不可根治性,及時發現對延緩病情顯得十分重要。假以時日,我們或將不需要複雜的認知問題與行為測試。人工智能結合機器人的技術應用,提供簡易對話式的服務,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並根據患者的病症,或將可以為潛在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患者,作出及早而準確的判斷。這種創新的檢測和評估方法,能夠減輕醫生的工作負擔,亦能為長者提供便利的問診服務,是科技用於醫療的好例子。

戴劍寒博士工程師

香港電腦學會人工智能專家小組

執行委員會成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