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加強通風換氣送走病毒不猶豫

2021-08-18 00:00

政府參考國際上工程通風文獻標準,以及傳染病專科醫生的意見,提升對餐飲處所換氣量的要求,制訂了「每小時六次換氣量或裝置空氣淨化設備」的自願申報門檻,該制度今年三月十八日成為強制登記制度,要求處所於四月三十日或之前登記。政府亦成立食肆換氣量規定工作小組,就實施規定提出建議。

作為工作小組主席,還記得初推行換氣量措施時,確實遇到不少阻力,幸好經過政府同專家多番解說,社會總算達到共識。事實上與食肆通風不足有關連的疫情擴散例子也有不少。

工作小組最終就食肆座位間鮮風輸送量達每小時換氣六次,以及使用符合指定規格和按實際情況應用空氣淨化設備制訂指引,供餐飲處所負責人、通風設備承辦商及空氣淨化設備供應商參考。小組亦曾與地產業界、專門承建商、空氣淨化設備供應商及各食肆、酒店業界等會面,講解改善餐飲處所換氣量及安裝空氣淨化設備的要點,並到訪多間不同酒吧、中式酒樓、茶餐廳及酒店餐廳等視察,以了解業界成功及遇到困難的經驗,協助餐飲處所順利履行有關規定。有幸到現在已有超過一萬七千多家或九成多全港食肆相繼完成,對阻止疫情在社區傳播有莫大裨益。

過程中,工作小組每一位成員都付出不少努力與心力,向政府提供可行建議,保障食肆員工、顧客及公眾健康,挽回市民對光顧餐飲處所的信心,令業界能重拾「美食天堂」美譽。我在此亦十分感謝成員的支持,未負公眾期望。

前望仍有不少挑戰,疫情似休未停,即使已有疫苗接種,我們還可能需要多提高警覺一段時間。毋庸置疑,繼續處所實施換氣量的措施,對本港防疫目標只會利多於弊。香港人最喜歡幫襯實體食肆,加強換氣量可以令到人多的食肆增加通風,相對帶走更多可能帶有病毒的空氣,降低感染風險,尤其是當在食肆進食除下防禦口罩時。

擔任工作小組主席一段時間,讓自己及大家明白原來現時不同場所處所有不同的監管部門,要完整落實換氣量措施確有一定困難及需時。我覺得政府應該盡快理順這個安排,個人相信對抗疫情的決心不能有半點猶豫,更要踏前一步。

現時有專家抱持未來或須與病毒及其多變的特質共存的看法,我不是病毒專家,不敢妄下判斷,而觀乎過往經驗,病毒仍會存在確是不爭事實,但不等於與病共存。要避免讓病毒直接變成傳染病,不要放棄防控疫情,仍要力爭清零。除了注射疫苗外,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可以自保而免於受到病毒感染,始終是市民必須重視的一件事。在日常環境中市民能堅持抗疫意識,同時政府與市民攜手令更良好通風換氣在不同的處所送走病毒,堵截這方面可能傳播機會。

源栢樑

資深工程師及上任工程師學會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